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村的赫哲族群众在新居前合影(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富锦市砚山镇福祥村,是一个拥有563口人的小村,现有党员14名。刚走进村,就能直观感受到浓厚的“两学一做”氛围。
在去村部的路边,一户家庭的门牌与众不同。半尺长、两寸宽的标牌挂在家门正上方,“党员户”三个金字格外醒目。
这户家庭的男主人吴登君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标牌是村里党员“亮身份”的做法之一。“虽然不挂牌也是党员,但挂上后心里就感觉有点不一样,总觉得应该比群众做得更好一些。”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最基层的农村和社区学得如何?做得咋样?《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在黑龙江省部分村屯(社区)调查时了解到,细化标准、方便操作的做法不少,亮身份帮群众办实事的案例很多,建章程、搭平台等经常性教育的保障机制也在探索。
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关键少数动起来,全体党员来覆盖,模范作用是纽带……”村里的广播喇叭正在播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顺口溜。这是富锦市利用气象系统的广播向村里播放的。全市200多个村都能收听到。
“这时节,在地里干活的农民多。用大喇叭广播,不管是村里的老人、孩子,还是地里干活的年轻人,都能听得见。”村支书姜弛说,赶在每天的天气预报后播放,听众更多。
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是黑龙江沿岸的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村,全村502人,其中赫哲族380人,党员28人。下午4点多,记者驱车来到这个村庄。
赫哲族是渔猎民族,尽管前些年开始转产学习种地,但最近受粮食价格下跌影响,又有不少赫哲人开始打渔。为了方便打渔,渔民都吃住在江边的网滩,从5月份到10月份,一呆就是6个月。村里8名党员现就住在滩地。
八岔村把“两学一做”的前沿阵地搬到滩地。“我把学习资料带到滩地,方便党员就近学,还跟他们商量,如何以滩地为基础发展旅游,提高赫哲人收入。”村支书游明国说,村里正和旅游公司洽谈,准备开发赫哲族民俗游,农民都盼着呢。
一些基层党员告诉记者,农村和城市不一样,推进“两学一做”,不能误了农时,必须把握好不同区域的的时度效。
合格党员有了具体标准
富锦市不仅在党员家门口挂牌“亮身份”,表现好的党员还挂“中心党员户”牌。“这牌往大门上一挂,村里老少爷们一走一过都看得到。”姜弛认为,挂上一个标牌,既是一种认可,督促党员有个先锋模范的样,也是一个压力,让党员“不模范点,都对不起‘党员户’这个标牌”。
“标牌在督促党员的同时,还督促党员的家人提高觉悟,支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身也按党员要求做。”富锦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玉军说。
在八岔村,合格党员的标准有了更具体的内涵:带头遵守纪律、带头创业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促进和谐、带头弘扬新风,即“五带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