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创新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规范就业工作管理,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等“四不准”。(12月7日《中国新闻网》)
高校为了“刷就业率”,强迫学生“先签就业协议,再拿毕业证书,否则不予毕业”,已经成为高校潜规则,不论是媒体,还是研究机构,都曝光过这类不正常的现象。也就是说,教育部下发《通知》,提出“不准高校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等“四不准”,是一条非常有现实针对性的约束性规则。不过,“四不准”规则如何落实非常关键。
在“四不准”要求出台之前,教育部明令禁止将就业协议或证明与毕业证、学位证发放挂钩,反对“就业率”造假。但是,以“就业协议”换取毕业证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高校“刷就业率”也成了公开的秘密。并催生出不少“签约代理公司”,专门为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提供服务,高校只管要“就业协议”,不论真假,也不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服务。
所以,新的规则要生效发威,必须配套刚性落实机制。首先,完善相关政策规定,让高校考核、就业率排名、就业协议这三者相互脱钩,取而代之更科学合理的高校就业管理制度,从制度源头破解“刷就业率”的问题。其次,聘请第三方对高校就业率实际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让造假者付出代价,倒逼高校在指导就业服务方面下真功夫,帮助大学生就业,才是考核就业率的本意。
就此而言,高校“刷就业率”与制度本身不完善、不与时俱进、没有堵住漏洞不无关系。然而,长期以来,教育主管部门面对“就业造假”问题,只打雷、不下雨,高校并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指导帮助毕业生就业,而是投机取巧,欺上瞒下,结果,“就业率”数字好看,毕业生却饱受委屈。扭转这种公然大行其道的“就业率造假”问题,仅仅靠“四不准”吓唬不了谁,换言之,教育出台“四不准”之后,下一步棋如何走,十分重要。
“四不准”禁令能否落地,是一个执行问题,如何执行落实,不是比谁的措辞严厉、谁发狠话、谁讲话语气重,而是靠监督检查机制,比公开透明度,离开这些谈“禁令”效果,不过是自欺欺人,结果,大学生吃亏,公众也颇有微词,且损害威信,透支公信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