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翔
在海口,卫生清洁、慰问老人、疏导交通,这些志愿者的活动被市民熟悉;志愿服务文化社区、“公益海口”网络服务平台、志愿服务联合会,这些关键词被群众熟识;李香、杜江、刘育峰、白爱萍,这些志愿者的名字被百姓铭记……2016年即将过去,志愿精神带给椰城的温暖却一直在继续。
志愿活动环境渐好
12月的一天,记者随帮邦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中心来到龙华区某消防中队,在这里,消防官兵正给志愿者讲解灭火设备的使用。帮邦服务中心理事长杨红栋也在其中,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消防技能。
看着其认真的表情,记者回忆起了去年年初刚认识他的场景。当时,帮邦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中心刚起步,作为领导者的杨红栋讲述了开展志愿活动的不易:不管是高校学生还是社会人士,对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家对“公益”的理解不能从概念化为行动。由于没有物力和财力支持,志愿者的各项保障都很欠缺,有时还不得不打上商业广告的标签。“去社区开展志愿活动,街道干部甚至还会反对。”当时这位大男孩的苦笑和无奈让记者记忆犹新,“有时候辛辛苦苦打扫干净了,没几天又恢复了脏乱。连志愿者都质问我,为什么组织这种活动”……
消防水枪的水声和众人的欢呼声将记者从回忆中拉了回来。志愿者正在消防官兵的指导下进行模拟灭火训练,杨红栋则将“实战”机会让给其他学员,自己站在一旁拿出手机拍照。
“现在开展志愿活动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吧?”记者趁机将疑问抛了出来。
短暂思考后,杨红栋打开了话匣子,“感觉‘双创’后整个海口的风气变化很大,大家逐渐对志愿服务、公益事业越来越充满热情,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我们组织活动有几个微信群,几乎都是一呼百应的。像我们一样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各行各业人士也都成了志愿者。”
志愿队伍全面壮大
“一呼百应”这个词并不夸张。我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以来,海口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建设,从卫生清洁到敬老爱老,从疏导交通到文明宣传,志愿者的身影不再陌生。博桂社区、琼山志愿服务联盟等场所就在百姓身边,让市民群众在点滴中感受公益事业带来的温暖,更看到了志愿者为困难群体带去的实实在在帮助。这种影响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更多人愿意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中。
据统计,“双创”一年多来,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和支持率超过90%,一年内新增实名注册志愿者15万名,比往年提高43.4%;新增志愿服务团体1504个,比往年提高40.2%,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一年多来,海口超过3万名在职党员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600多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万场次,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除了杨红栋说的志愿组织微信群,市民参与志愿活动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公益海口”网络服务平台的上线让海口25万志愿者、3000多个志愿团队有了网上的“家”。在这里,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公益信息,共同推动海口公益事业。
志愿活动更具规模
“不管是上级单位还是基层企事业单位,都给予了志愿者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如帮邦之前协助龙华区地震局举办了防震减灾文艺演出,如今地震局组织大家参加培训,提高志愿服务专业技能水平。市里成立的志愿服务联合会也很及时,让对接工作更加顺。”杨红栋口中的海口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今年8月成立,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团结服务志愿组织,协调活动开展,做优琼山区博桂志愿服务文化街区“爱心墙”、海口日报“暖心小站”,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志愿服务驿站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确定每年3月第一个周日为全民公益日,让海口志愿活动更具规模和影响力。
“随着‘双创’工作的深入推进,志愿者也更加有了获得感。辛苦付出换来环境卫生的长久保持,真正帮到需要帮助的人,正是开展志愿活动的初衷。”说完这些后,杨红栋微笑着回到队伍,继续跟队员学习消防技能。
告别杨红栋正值下班高峰,海口的不少路口,志愿者正在认真地疏导着交通,他们头上的小红帽、手中的小红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化为椰城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海口网12月13日讯)
相关链接:
海口公益性大型农批市场试营业 多种优惠吸引供货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