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张丽华在厂子里检查生产情况。 李正虎 摄
女儿拿着全国文明家庭的奖章和张丽华(左)分享喜悦。 李正虎 摄
女儿给张丽华展示此次表彰所发的书法作品。 李正虎 摄
中新网北屯12月15日电 (李正虎)这两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三团女职工张丽华家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家人的脸上也都洋溢着喜悦。
在办公室见到张丽华时,女儿姬伟芳正拿着刚刚领回家的全国文明家庭荣誉证书,一边和妈妈分享获得荣誉时的喜悦心情,一边给妈妈讲述自己在北京的见闻。
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12日在北京召开,新疆兵团第十师一八三团张丽华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女儿姬伟芳代表全家在北京参加了表彰大会。
在一八三团,提起张丽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从连队土地里走出来的普通女职工,凭借着对农业科学实用技术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勤于学习,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创业之路,成为团场职工群众就业增收的“领头羊”,并且自己办起了企业,带着团场职工共同致富。
1989年,高中毕业的张丽华追随爱人姬文明,从河南老家来到新疆兵团十师一八三团,成为八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和老公一起靠种地过日子。
2003年,有了十多年种植经验的张丽华有了承包土地的想法,当时一八三团土地条件很差,土层薄,石头多,她们的选择让很多老职工都不敢相信。
“我觉得凡事开头难,好多事情你不做、不去试,怎么就知道行与不行?”,在大家的质疑声中,张丽华夫妇带头承包了连队的670亩土地,并采用了当时团里正在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和膜下点播技术。
当年,甜菜出苗期不仅提前了半个月,而且出苗率明显提高,管理省时又省力,甜菜产量竟然达到了4.2吨,让她成了团场名副其实的甜菜种植“状元”。第二年,在张丽华的示范带动下,全团甜菜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亩,创造纯利润60多万元,20多户职工靠种甜菜走上了致富路。
2005年,一八三团在八连一块弃耕多年的盐碱地试验加压式膜下滴灌技术。很多职工认为风险大,成本高不敢承包。张丽华却看到了这项新技术的含金值,她又带头承包了这780亩试验地。
也许是老天故意要考验她,一场8级大风席卷了全团,张丽华花了上万元铺好的地膜、滴灌带一夜之间被刮得七零八落,张丽华欲哭无泪。
回到家后和丈夫商量后,张丽华决心从头再来。经过几个白天黑夜的辛苦劳作,又重新播种抢救,最终,晚播的甜菜、打瓜、食葵一次出苗率奇迹般地达到87%以上,长势一天比一天好。当年,她家甜菜平均单产3.5吨,打瓜平均单产120公斤,食葵平均单产150公斤,盈利28万元。
以后的几年,张丽华种植土地的面积从几百亩变成了几千亩,并且还向养殖业和餐饮业等领域多元化发展,收入也从几十万变成了上百万,成为了团里致富“领头羊”。
2013年,在团场的帮助支持下,张丽华注册成立了额河金穗农业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农产品收购、玉米烘干、油葵剥壳、打瓜子加工等项目。公司的成立,不仅解决了团场职工农产品销售难题,而且拉动了团场职工就业和冬季创收。
现在,张丽华的公司每年都能解决团场一百多名职工的就业和冬季创收问题。
有事就找张丽华,在一八三团八连,好像就没有她帮不了的忙。
八连职工刘继云刚到连队时,家里几乎是一贫如洗,还有3个孩子要上学。2003年起,张丽华主动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他承包了80亩地。张丽华不仅全包3个小孩上学的费用,而且种地所需的地亩费、水费、农机费、雇工费甚至还有农产品的装卸费她都一一资助或垫付,每年都在2万元以上。
一晃眼几年时间过去了,刘继云一家不仅住上了新房,家里还养了十几头牛,30几只羊,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贫困职工赫铁山由于身体残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05年孩子考上大学,眼看学校要开学了,可一万多块钱的学杂费怎么也凑不齐。
“我手里一分钱都没有,娃娃回来要学费,就是没有办法找到钱,那时候娃娃都哭了,想的都是上不成了,后来我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问张丽华,问一下看能不能借给7000块钱,人家张丽华二话没说就给了我7000块钱,还说以后娃娃上学的时候她都帮助,我那时候感激的泪都流出来了,一辈子都忘不了人家。”赫铁山激动地说。
“一人富不能叫富,只有大家都富了才能叫富。”在团里,像刘继云、赫铁山这样的困难职工,张丽华先后帮扶了十几家。
不仅如此,张丽华还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只要团里有捐款活动,她无论多忙都要赶去捐款。当看到连队办公室没有取暖设施,冬季影响职工文化活动,她立刻为连队赠送了价值1万元的暖风机和饮水机;2012年,一八三团双语幼儿园建成使用,张丽华又出资1.5万元为幼儿园装修形体教室。
2010年以来,张丽华先后荣获十师劳动模范、兵团劳动模范、新疆自治区劳动模范、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兵团巾帼科技致富能手、新疆自治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等20多项荣誉称号。(完)
相关链接:
党旗映红扶贫致富路——黄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