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全省消防部队跨区域救援实战能力,12月15至16日,海南省公安消防部队在海口市琼山区组织开展了一次全天候、全过程的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此次演练力求贴近实战,共设置了“力量调集、卫星通信、经纬坐标定位、队伍集结、人员装备器材点验、徒步行进、营地搭建、搜救犬搜索、安全破拆救援、快速破拆救援、向上破拆救援、狭小空间救援、支撑顶撑救援、72小时保障”等14个实战科目,贯穿了跨区域地震应急救援的全过程,是近年来海南消防部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地震救援实战演练。
海南消防开展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负重30公斤徒行5公里
演练设定:2016年12月15日零晨,海口某区域发生地震,转眼间碧海蓝天的椰城大地路断楼塌、大量人员被困。
灾情就是命令。接到灾情报告后,总队指挥部听令而动,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迅速启动地震灾害救援预案,并调派海口市公安消防支队一支重型搜救队先前抵达指定坐标点;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三亚、洋浦两支增援队伍也按照前线救援需要充实装备物资,集结出发;总队作战组、通信保障组、战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政工保障组、信息保障组等人员依各自职责,携带各类装备,蓄势待发……
兵贵神速。20辆载着156名官兵和各种特种装备的大型消防车如铁流疾驰,两个多小时后,全部力量抵达指定坐标点集结。然而,距离地震现场的海口市琼山区薛村还有5公里。可是前面路已中断,搜救队员们便采用一队一组的战斗模式,携带指南针、急救包等物资和救援器材装备向事故地点徒步开进。
辎重人马,前后呼应,行进有序……然而,天公不作美。此时,乌云密布,天下起了小雨,路面逐渐泥泞。
海南消防开展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弟兄们,加油!马上就到了。”在重装徒步中,消防官兵肩背60斤重的72小时保障行囊,手推几百斤重的器材装备,在崎岖泥泞的羊肠小道上艰难前行。在行进的前方,不断有举旗的官兵为参战官兵呐喊助威。
经过1个多小时的长途奔袭,救援队员全部抵达演练地点,此时大家的身体已超越了极限,但没有一名救援人员叫苦叫累,而是就地安营驻扎,并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任务中……
与生命赛跑昼夜营救群众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救援官兵到达现场后,便有条不紊地分散在各个预设的地震灾害处置现场上,与时间赛跑,同死神竞速……
“通过雷达生命探测仪,我们发现一墙体下的两石板间有人员被困。”救援现场,消防官兵一边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一边用器材对墙体楼板进行支撑,防止二次垮塌,并用特勤救援设备努力进行施救。几分钟过后,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并转移到安全地带。
海南消防开展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通讯员钟坚 摄
在另一个搜救点,消防官兵通过视频生命探测仪和雷达生命探测仪,在一栋废墟的三楼发现有一被困人员被困于三楼的封闭空间内。于是,消防官兵利用破拆工具,在三楼楼板凿开一圆孔,架起救援三脚架,利用三脚架把救援人员通过圆孔送入到三楼进行施救。在对被困人员伤口处进行包扎后,利用救援设备把被困人员送至二楼,然后安全转移到地面。
在众多的演练科目中,狭小空间救援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科目。
在狭窄的坑道尽头,被埋压的人员喘息变得越来越微弱——这一切虽然只是假想的灾害现场,但却让人神情紧张。在障碍物较多的狭小空间里,不仅大型的先进装备派不上用场,就连最小的操作工具手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也不能尽情施展!
救援中,救援人员利用手中的剪断钳快速对坑道中的铁丝网进行剪切,随后另一名队员接力上阵,采用最简单的手锤对坑道中厚重的水泥砖混墙进行破拆。狭小的空间、厚重的喘息、艰难的敲击,让赛场周围的气氛紧张而扣人心弦……但闻巷道中铿锵锤击之声厚重绵延,水泥板的一角终于在巨大撞击之下分崩离析,渐次散落在坑道之内。
1厘米……3厘米……5厘米……很快,“被困群众”被救援人员小心而迅速的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而整个过程整整用了几个小时。期间,共破拆了30公分厚的水泥板一块,20公分厚的水泥板两块,10公分厚的木板一块和5公分厚的钢板一块。
在此次演练中,省消防总队设置不同形式的地震废墟场景,要求部队按照地震救援程序规范作业,实地检验、考核部队对各类器材装备的运用能力。
“别小看这些科目,没有一定的功夫是完成不了任务的。救援中,全部人员饿了以压缩饼干充饥,渴了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解渴,昼夜不休共花费了24个小时才完成了这些参演项目。”海南消防总队司令部李恒副参谋长介绍说,本次实战拉动演练是海南消防部队组织的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科目最多、时间最长、距离最远的实兵实装实战演练,检验了部队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现场处置能力及自我保障能力,有效提升了全省消防部队地震灾害事故行动及处置经验。
相关链接:
新疆西部高速公路雾天结冰 载30人大巴车侧翻消防深夜救援
油罐车轮胎起火消防及时灭火 车载33吨汽柴油
海口豪龙鑫汽修厂私搭乱建无任何消防设施 被罚1999元
海口女子捡钥匙手臂卡厕所 消防官兵震碎便池解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