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秀英区多措并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图为十四中学生庆祝毕业。
海口网12月21日消息(记者 杜润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均等的优质教育,是秀英区教育近年来一直追求的理想和目标。秀英区地处海口市西部,辖有六镇两街,辖区内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64所,全区公办在校中小学生33509人,其中小学在校生23263人,初中在校生10246人,全区现有初中专任教师855人,小学专任教师1279人。近几年来,秀英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举全区之力,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从全区教育顶层设计、加大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关爱特殊儿童群体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实现了区域内教育均衡。
A 顶层设计 优化教育布局
《海口市秀英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海口市秀英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等46个政策制度的出台与实施;科学划分了“中心城区、西海岸、羊山地区、南渡江”四大板块教育布局;撤并、整合了16所办学效益低、质量差的农村薄弱小学和1所初中学校……近年来,秀英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通过顶层设计,优化学校布局,使学校布局更加趋于合理,为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
秀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推进教育工作。坚持区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开展进学校、进课堂、进师生的“教育三走进工程”,切实解决教育难点、热点问题。遴选聘任49名区政府教育督学,实施督学责任区制度,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进展情况专项督导。
为更好地对全区学校布局进行优化,秀英区通过根据全区城镇化进程、人口分布特点和生源发展趋势等因素,制定了《海口市秀英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海口市秀英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3—2015)》等文件。此外,秀英区全面摸清家底,在“一校一策”、“一校一案”的基础上,先后编制了《海口市秀英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海口市秀英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海口市秀英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规划》等,出台了《海口市秀英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配套制定《海口市秀英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暂行办法》、《海口市秀英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海口市秀英区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意见》等46个政策制度,一系列制度保障,让全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B 加大投入 提升办学水平
加大办学投入,提升办学水平是秀英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据秀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在财政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持续增加。2013年至2015年,区财政对教育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19.86%、18.98%和77.44%,均高于当年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分别为19.15%、17.21%和14.88%),做到了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
正是在全区加大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学校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区累计投入43159.2万元,加强学校基础建设,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改造校舍71栋,总建筑面积93651.4平方米,学校校舍成为最牢固最安全的房子;实施“全面改薄”、“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进一步提升学校基础设施水平;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提升工程”,改造功能教室112间,升级改造塑胶运动场34个,篮、排球场106个;投入资金9861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充实完善设备设施。为61所学校装备了校园广播和校园监控,建设多媒体教室884间,配置计算机6183台,实现了“校校通”和“班班通”;实施“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标准化建设工程”,建立图书阅览室61个,总藏书量达到65万册,装备各种实验室77间,为所有学校建立音乐、美术等功能室,提升了教育教学设备现代化水平。
一系列举措,一分分投入,一项项工程都使得学校的基础建设越来越好,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越来越明显,让优质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让薄弱学校奋发向上,全区学校展现出你争我赶的良好发展局面。
C 优化教师队伍 提升教学质量
秀英区全区有各级各类教学骨干394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级骨干教师16人;市级骨干教师139人,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16人。其中,李楚英校长是全省唯一的小学正高级教师,李瑞山、王先云等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近3年全区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共5848人次,其中国家级78人次,省级1270人次,市级2100人次,区级2400人次。这一系列数据显示着秀英区教育正蓬勃发展,而教师队伍的建设更是离不开秀英区一直以来对教师培养的重视及大力投入。
2013年以来,引进39名优秀骨干教师,公开招聘20名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一直以来,秀英区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面对全区教师的结构性缺编,秀英区教育局克服困难,为中小学校补充了一批紧缺学科教师,优化了师资结构。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增强校长队伍活动。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提高了管理效益。
为缓解农村学校教师薄弱、城区学校教师紧缺,城乡间教师配置不均衡问题,秀英区制定了《海口市秀英区学校领导及教师交流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教师轮岗交流工作,鼓励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农村偏远和薄弱学校任教。近3年来,秀英全区共交流调整学科教师344名。
秀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大教师专业成长投入,促进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是秀英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途径。全区加大校长教师培养经费投入,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近3年全区校长教师专项培养经费投入达850多万元,为教师培训提供资金保障。
为加强学校之间交流,促进各学校校长交流及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秀英区开展的“校长文化沙龙”活动,充分实现了学校发展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的交流,研讨困惑,启发校长管理思维。此外,全区还启动校长跟岗研修工作,2013年至今,共组织42名校长分期分批到上海名校进行为期1个月的跟岗研修,通过学习,校长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在教师培养方面,自2013年启动外出跟班学习至今,已先后选派优秀农村教师486人次到上海竹园小学、建平中学等优质名校跟岗学习,为全区培养了大批骨干教师;全区以市第二十七小学(区属优质学校)为基地,实施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基地校培训工程,2013年至今已举办了7期,共培养了68名校长和骨干教师;依托市研训院的力量,实施秀英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三年时间培养了152名骨干教师。
D 互助帮扶 薄弱学校更进一步
近年来,秀英区高度重视建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好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是重点。为有效缓解全区乡镇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矛盾,秀英区想方设法搭建各种平台,促进城乡、区域和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
秀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薄弱学校提升上,全区下大功夫,多样化的措施让薄弱学校得以快速成长。如:市第二十七小学、第三十三小学、海秀中心小学等学校与上海、南京、深圳等名校,第十四中学、永兴中学、东山中学等中学与侨中、一中、琼山中学结对子,互派教师交流研修;实施“农村学校管理改进与质量提升工程”,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北师大师资力量指导帮扶长流中心小学和东山中心小学等农村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将4所城区学校与5所农村中心学校结对,从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帮扶,让乡村教师与城区教师共同发展;充分利用“李楚英青年教师助推站”和“吴欣青年教师助推站”教育教研优势资源,发挥全区特级校长的引领作用,努力造就一批名青年骨干教师梯队。特别是“李楚英助推站”和“吴欣助推站”已挂牌运作,其管理理念、教学经验及专项课题研究成果已在全区发挥积极的示范辐射作用。
同时,秀英区依托“互联网+”,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利用第二十七小学现有的校级平台搭建区级教学视频应用云平台,区属各学校校级平台接入区平台,对二十七小学的优质资源向本区内学校进行分享直播点播,为全区学校开展混合式学习活动、“翻转课堂”、“在线课堂”、“同步课堂”提供了支撑。“数字化校园”建设已于今年启动, 2017年底全区内多所农村学校的视频资源将快速、自动整合到区资源应用中心,形成区域内视频资源常态化共建共享的格局,届时将形成“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模式,弥补优秀教师资源紧缺的短板。
E 推动内涵教育 塑造优秀人才
培养一名什么样的学生?一直以来就在人们不断地摸索和争论中。秀英区结合自身条件,积极推动学校内涵教育的发展,来塑造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提升学校内涵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秀英区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广泛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四大节”活动,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严格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要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跟踪工作,2015年秀英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1.26%。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业水平,秀英区积极探索“先学后教、学案导学”、“情境教学、同课异构”、“一三三”等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开展“攀登英语实验”、“自主识字同步阅读”等课题实验,课改实验成效显著。此外,各学校以自身优势为切入点,挖掘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初步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格局。市第十四中学通过文明礼仪课打造文明校园;海秀中心小学通过国学朗诵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第三十三小学把葫芦丝等传统乐器引进课堂;石山中学和市第二十七小学的足球队、海南职工秀英子弟学校的武术队、林青小学的乒乓球队、东山中心小学的爱乐合唱团、长德学校的QQ农场等,以特色办学带动学校全面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品牌效应和总体办学水平,使全区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家长满意度不断提高。此外,全区各学校还纷纷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学校根据各自特点,打造出主题鲜明、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如:学校墙面和楼道展示师生的书法绘画和工艺美术作品,创建班级小书柜、转角书屋、教师书吧等,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和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
F 普惠教育 让每个孩子享受均等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公平均等教育,无数教育人在为此而努力、奋斗。近年来,秀英区通过实施阳光招生、加大帮扶、关爱特殊学生群体等措施,力争适龄儿童入学“一个都不能少”。
小学实行免试划片就近就读,初中实行划片就近和指标到校相结合的方式招生。及时公布招生方案、划片范围、录取结果;将“三免一补”纳入财政预算范畴,筹措社会资金,积极为贫困学生搭建资助平台,对困难家庭学生按规定标准做到“应助尽助”……据了解,近3年秀英区共投入1171万元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含残疾学生和孤儿)生活费,资助中小学生共20263人次。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贴,近3年发放生活补贴313.1万元,惠及城乡低保户家庭学生6262人次。
关爱特殊学生群体,不让一个孩子拉下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扶贫的重要途径。在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的基础上,秀英区把关爱的目光重点投向特殊群体,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2015年全区公办中小学共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986人。秀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通过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家庭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依托儿童之家阵地,积极开展“爱心妈妈”、“城乡儿童手拉手”等关爱活动,为全区721名留守儿童送上了家的温暖。保障残疾少儿受教育权利。除适龄弱智儿童和盲聋哑适龄残疾儿童到市特教学校就读外,其他残疾少年儿童随班上学。2016年,全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47%。
相关链接:
海南省教育厅标识征集评选启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