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生命中一下有了亮光,不再黑白。”今年21岁的贵州小伙子张广怀嘴角和眉毛同时上扬,开心的笑容挂在脸上,兴奋地重复着这句话。去年,因为医院与爱心人士的接力,他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如今,他贷款3万元跋涉千里还清医药费,意外收获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张广怀形容自己一直生活在阴雨天里,“你知道什么叫绝望吗?你的每一天都可能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张广怀患的是一种名叫法洛氏四联症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通常会呼吸困难,嘴唇、手指发乌发紫,身体发育不全。长期以来,只要张广怀走路超过一公里,他都会觉得心里憋得慌,难受得喘不上气来。
也正是因为疾病,没有学校敢收他。他没有上过一天学。“直到现在也只认识40多个比较简单的字。”但张广怀却知道做人要靠诚信。
两年前,19岁的张广怀第一次离开贵州省威宁县大山深处的老家,来到母亲打工的江苏省泗阳县。泗阳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很新鲜,他准备每天“见识”一件新鲜事物。不过,一次突发昏厥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他被紧急送往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生,我还有救吗?”坐在病床上的张广怀怯怯地问。“没事,你这病只要做个手术就好了。”医生的回答让张广怀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6万多元的手术费让张广怀一家犯了难。当时,张广怀母子全部的家当只有东拼西凑来的5000多元。张广怀的母亲患有肝硬化,需要常年服药。就在张广怀快要放弃治疗的时候,医院发起了一场爱心捐款,手术顺利进行,张广怀获得新生。
后来,一篇《19岁男孩患先心病来宁手术母亲拿出治疗肝病钱先救儿》的文章在当地人的朋友圈里流传,热心网友的一笔笔爱心捐款向张广怀汇聚,但最终只解决了一半手术费。
临出院前,张广怀和院方拟订了一个“君子协议”:将来有钱了,再还医疗费。
写欠条,对于没上过学的张广怀来说是一件难事。不怎么会写字的他照着一张医生写好的欠条模版,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短短几十个字的欠条,张广怀花了大约半个小时才写好,字歪歪扭扭躺在纸上。
如何赶快还上欠医院的3万元,成为在家休养的张广怀每天都要琢磨的问题。一年多来,医院从来没有打过催款电话,更让这个农村小伙子过意不去。张广怀四处打听,得知当地银行有专门针对贫困户的贷款政策。
“先贷款把欠医院的钱补齐,然后全家再慢慢还贷款”。这个念头在张广怀的脑海里不停闪现。和母亲商量后,张广怀最终向银行提交了贷款3.8万元的申请。1个月后,贷款顺利发放下来,为期1年,利息2000元。
贷款下来的第二天,张广怀和母亲特意起了个大早,揣上那张崭新的银行卡,提着自己家产的核桃踏上了前往南京的还款之路。贵州威宁距离南京的直线距离约为1800公里,他们需要先乘坐客车前往县城,再转30多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南京。
在南京,由于第一次使用ATM机取钱,张广怀不小心一连按错了几次密码,银行卡被冻结。唯一的办法就是返回贵州老家重新开卡,为了节省路费,张广怀孤身一人再次返回威宁。
一来一回,张广怀前后花了8天。12月9日,当张广怀母子出现在医院的交费窗口,交清了医药费时,他一脸轻松。“他们的举动,对我来说是一种震撼。”张广怀的主治医生耿直坦言,“我们没有规定还款期限,甚至他不还钱,我们也不会去找他。”
“你很难把他和去年那个躺在手术台上、生命垂危的病人联系起来。”耿直看到出现在他面前的张广怀,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
这一次,张广怀又做了全面检查。“医生,我可以去找工作吗?”“可以去试一试。”医生的回答让张广怀喜上眉梢。
张广怀贷款还清医药费的事情不胫而走,不少网友感叹:“一张欠条两个城市,患者和医院有时也可以这么暖。”
叶剑剑是南京一家火锅店老板,被张广怀的事迹感动了。“他身上诚信的品质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叶剑剑主动找到张广怀,愿意给他提供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邀请,张广怀有些不知所措,只是使劲儿地点头。
现在,1个月能赚2000多元的张广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打算先用自己工作挣的钱把贷款还掉,同时给妈妈买药治病。
相关链接:
郑州:首套房贷款也需与公积金缴存余额、年限挂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