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手机号实名制,一种叫“实名卡”的“黑卡”却依然在线上线下售卖,并形成完整产业链。
太升南路有售?
记者在太升南路走访买实名“黑卡”,赛格广场一家商铺老板称,“移动150元(每张),(电话卡)有(登记)名字但不是你的。”但该店铺后来拒绝售卖:“不熟悉的人不卖。”
一位街头流动女商贩告诉记者,“移动卖150元一张。”
网上也买得到
网上一位商贩表示,可以提供全国多地的多张实名电话卡。经多次沟通后,对方以168元每张卖给记者一张实名卡,并同意走网络二手平台流程,网上标识的物品为“金士顿8G内存卡”。记者收到卡后发现确实可以用。
黑卡咋来的?
多位从事通信诈骗案侦工作的基层民警表示,这样的“黑卡”背后很可能是身份证信息的倒卖。一个做身份证买卖的商贩表示,身份证全部是真的,230元一张,最低要200元,对于身份证来源,其称,“回收的。”
今年12月1日起,工信部针对手机实名制全国三大运营商下达最后通牒:12月起对非实名制手机号采取双向停机措施,既不能拨打也不能接听,不能接发短信也不能上网,这也是2013年提出手机实名制以来最严厉的实名制措施。此举目的,工信部明确直指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
但成都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为了应对手机号实名制,一种叫“实名卡”的“黑卡”却依然在线上线下售卖,并形成完整产业链。这样的“黑卡”其实是用别人的身份证做了实名认证,到手之后可以直接使用。多位警方人士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这些“黑卡”的存在对通讯诈骗追踪产生很大阻挠。
“黑卡”交易范围之广,覆盖全国多个省级行政区的“黑卡”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售卖。警方人士表示,已实名电话卡倒卖的背后,是不计其数的身份证信息泄露,只要拿到一个身份证,理论上可以注册390张电话卡。对于成都商报记者反映的情况,工信部和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一方面在采用明察暗访的形式打击,另一方面,也在要求通信企业加快技术升级。
暗访
黑卡买得到吗?
价格:150元~170元不等
商家称“不熟悉的人不卖”
12月中旬,成都商报记者在太升南路走访表示要买电话卡,在记者提出没有身份证是否可以办理时,多位店家都表示不行,“必须要实名登记”。
记者随后走到赛格广场4楼,一家商铺得知记者要买实名“黑卡”,表示可以帮忙先电话咨询。随后,店铺老板称,“移动150元(每张),可以改套餐,(电话卡)有(登记)名字但不是你的,现在不实名不能用。”记者提出多买几张时,对方很谨慎地询问:“那就不卖了……你买那么多干啥子?”记者随后表示再看几家对比一下,但几分钟后回到该店时,该店铺已拒绝售卖:“不熟悉的人不卖。”
另一层楼的一名女商户先表示没有,后打了一通电话之后表示有货,“170元(一张),135、136号段都有,成都的号。”不过,女商户始终很谨慎地追问记者买卡作何用。听到记者回复说是帮别人买的,女商户推荐记者买云南号码,“成都号不敢卖。”
和商场商户的普遍谨慎相比,太升南路附近的流动商贩要“胆大”很多。得知记者要买3张,一位女商贩打了两个电话后告诉记者,“移动卖150元一张。”记者追问是在哪里实名登记的,女商贩表示:“你不管身份证哪里拿到的,你拿来用就是了。”她还表示可以现场试用,“只是不能去营业厅办业务,其他都可以。”另一家流动摊贩自称还可以拿出38元、58元的不同套餐实名手机卡,“你要我可以帮你先问一下,价格150元一张。”
成都商报记者大量走访后发现,这些商贩都不是“现货发售”,遇到生意上门,都是先电话联系上家询问有没有货。一个商家可能会对应多个上家,除了四川以外甚至还有省外实名电话卡可以提供。
朋友圈叫卖 走二手平台
标“内存卡”卖“实名卡”
除了线下实体店,寄生于网络的已实名电话卡买卖更加猖獗大胆。随便在网上进行搜索,就可以在微博、贴吧弹出很多实名制电话卡网络商的联系方式。成都商报记者根据网络搜索添加了几个微信。
一位商贩表示,可以提供全国多地的多张实名电话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等17个城市,不同地区对应的月租套餐不同,而这些已实名电话卡都是在商贩本人的朋友圈公开叫卖,其朋友圈上最早售卖时期可追溯到今年9月3日。
经多次沟通后,对方以168元每张卖给记者一张实名卡,并同意走网络二手平台流程,网上标识的物品为“金士顿8G内存卡”。12月20日,记者收到包裹后在手机上试用,电话卡确实可以正常使用。在包裹上,对于寄件人信息写得相当模糊,姓名一栏用数字代替,地址信息也草草略过。对于实名卡的来源,商贩不愿多说。
另一位商户自称可以提供联通0月租的实名电话卡,价格仅仅为68元。此外还可以提供虚拟卡170、171号段,以及不显示归属地的电话卡。
除了国内电话卡外,部分商贩还提供诸如缅甸卡之类的国外手机卡,自称“移动、联通通用,不用担心实名制问题。”
追问
黑卡从何而来?
通信诈骗案侦民警:根源应在于身份证信息泄露
这些已实名电话卡从何而来?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这样遍布多省份的已实名电话卡,其实已经中转多次。多位从事通信诈骗案侦工作的基层民警表示,这样的黑卡背后很可能是身份证信息的倒卖,已实名电话卡仅仅是身份证信息泄露的分支之一,还有不法分子冒用身份证信息办理信用卡、冒用身份证信息开设储蓄卡、借用身份证及个人信息推销保险贷款服务,更有甚者冒用身份证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可以说防不胜防。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一个做身份证买卖的商贩,对方表示身份证全部是真的,230元一张,最低可以少到200元,“男女和年龄可以选择。”对于身份证来源,对方称,“回收的。”
多身份、多地域的身份证信息售卖,源头又在哪里?一位从事反诈骗工作的民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被倒卖的身份证主要有两方面来源:一部分是被盗身份证回收,一部分是遗失身份证后回收。还有就是有人会在一些偏远地区以低价收购身份证信息,或者以低价要求对方登记手机号。
值得注意的是,身份证如遗失或被盗,公民在重新申请新身份证后,原身份证在部分场合仍然可用,这也导致一部分身份证信息在被倒卖,而在法律层面上,律师会建议公民须在公开读物上刊登遗失免责声明。
购买身份证后办卡 一张身份证理论上能办390张卡
那么,拿到一个身份证后,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完成手机实名制注册?
12月22日,中国移动客服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市民拿到本人身份证后可以到移动营业厅现场登记,“但并不一定要求使用者是身份证本人,亲戚、朋友身份证均可以办理,只是此后办理移动业务、要求出示身份证时会不方便。”电信、联通客服回复也相同。
今年9月23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央行、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通告要求,针对同一用户在同一家基础电信企业或同一移动转售企业办理有效使用的电话卡达5张的,该企业不得为其开办新的电话卡。
成都商报记者向四川移动、四川联通求证得知,同一用户在该运营商内最多可以开5张电话卡。而四川电信因为系统尚未全国通查,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理论上说,同一个身份,在中国电信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可以办理170张电信电话卡。
如果再加上移动、联通两大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同一用户在全国范围内就可以办理180张电话卡(电信170张,移动5张,联通5张)。
除了移动、联通、电信,国内电信企业还包括虚拟运营商(即移动通信转售企业),按上述通告要求,同一用户在同一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办理的电话卡上限也是5张。
12月22日,成都商报记者以市民身份向工信部咨询,工信部相关部门王姓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批准的移动通信转售试点企业有42家,那么,按上述通告要求,理论上同一用户可以注册登记210张电话卡,“但部分移动通信转售试点企业有自己的合同要求,例如同一用户限开3张、同一用户限开2张,只是我们说不超过5张,所以210张电话卡的说法只能说是理论上。”
监管
黑卡怎么杜绝?
省通信管理局:若确认违规,会处罚电话卡归属电信企业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员介绍,对于营业厅、店铺以及流动摊贩,该局和各电信企业均在持续检查,若发现存在违反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的情况,例如未要求用户提供有效证件或未对用户证件进行查验,直接将已登记身份信息的电话卡售卖给用户,通信管理局会复查办理此卡流程,若确认违规行为属实,则会对电话卡的归属电信企业进行行政处罚。电信企业对于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也会按照委托代理协议对营业厅进行处罚。
具体行政处罚力度如何?成都商报记者查询工信部2015年发布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如果营业厅或店铺未要求用户出示有效证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未对用户出示的证件进行查验,就直接将已登记身份信息的电话卡售卖给用户,则违反了《规定》第6条、第9条规定,按照《规定》第17条规定,“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电信业务经营者(即电信企业)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针对成都商报记者反映的情况,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员表示,该局已多次赴太升南路检查并摸底。目前已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项:一是通信管理局和电信企业均加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规情况一律从严处罚;二是要求电信企业完善制度,电信企业要求签约代理商(营业网点)禁止将宣传单投放到厅店以外的路边摊贩,并在委托代理协议上明确对签约代理商的违规惩罚标准;三是要求电信企业对一证五号以上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逐一重新核实,尽量将流转到流动摊贩的已登记电话卡清理掉。
对于身份证实名登记在不同省份可以重复使用的情况,工信部王姓工作人员解释:“目前是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从历史成因上来讲,企业数据是以省级行政区域来分的,他们内部做的号码限制也是以省级行政区域来分的。但现在我们对电信企业提出了全国统一的要求。”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相关人员也表示,“各电信企业均正在对各自电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不久后,即可将全国数据汇总分析,可确保同一用户在同一电信企业仅能办理5张电话卡。”
相关链接:
国内最大盗号软件被查获 警方缴获703万张手机黑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