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工程完工结清。”辛苦一年的血汗钱最终变成了一张白纸欠条——来自江苏宿迁的建筑工人徐福顺说,这是他每年年底,最怕见到的一张纸。一边是待结的工资,一边是不拿就没有其他凭据的“白条”。舍弃“白条”就等于放弃工资,拿了“白条”却不意味着一定能拿到工资。“有,总会更安心。”徐福顺说。又是岁末,忙碌一年的打工者总希望带着收获回家团圆。然而,“白条”却在这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成为难言之痛。(1月5日《工人日报》)
春节临近,农民工讨薪的新闻也开始多了起来,很多农民工辛苦一年却只能换来一张白纸欠条,正像拿到白条的徐福顺所说:“有,总会更安心。”相比于一些白条也拿不到的农民工,白条还是拖欠工钱的凭据,但这张白纸欠条多久能兑现呢?可能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讨薪过程才能让农民工拿到血汗钱,而这可能早已是春节过后,而有些农民工就算拿到了欠条,也不会拿到工钱,这在于一些欠条本身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比如欠条上并没有用人单位的印章,欠条签发人并不具有签发的权限等等。“白条”很多时候不过是用人单位在拖延敷衍劳动者而已,“白条”不过就是一张哄人的画饼。
而且针对农民工讨薪存在普遍的“白条”现象,也折射了农民工权益普遍难以得到有力保障的现状,正是因为用人单位没有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才滋生了“白条”讨薪的问题。只有让农民工都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才能避免出现打“白条”的问题。
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引导农民工懂得维权,懂得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劳动监察部门也要主动替农民工维权,帮助劳动者维权,比如聘请律师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等,解决好劳务纠纷,督促用人单位履行职责,尊重与保护好劳动者正当权益。
农民工一年的辛勤劳动不能到头来只换成了一张“白条”,或是连“白条”也拿不到。“白条”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悖,“白条”本身就反证了劳动者权益的孱弱。相关部门要能遏制普遍存在的“白条”现象,要能让用人单位能与劳动者签订正式的劳务合同,不拖欠劳动者工钱,这才能保护好劳动者权益,这才应是法治社会应有之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