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谢大强
华灯初上,海口坡巷路,人流如织。戴着“监督员”红袖章的龙华区金宇街道与社区干部又开始了日常的夜巡工作。
尽管这里地处棚户改造区,但小街小巷干净整洁,商家门前停放的电动车摆放整齐,一切秩序井然,并未因拆迁而降低管理标准。
“每天晚上都可看到城管和街道、社区干部出来巡查,现在大家自觉多了。”小餐饮店主张女士对各级干部持之以恒抓城市管理的作风点赞道,言语中她更对这座生活的城市充满热爱。
海口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一年多来,释放出磅礴正能量,不仅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治理水平,刷新了一座城,更唤醒了城市精气神,广大党员干部把“创卫”作为践行“三严三实”、弘扬“四种精神”、开展“两学一做”的主战场,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树好榜样,基层干部也在抓实事小事中锤炼了作风。良好的作风助推了海口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良好氛围。
以上率下
干群心贴得更紧了
市领导带队深入秀英工业水库、滨濂社区调研,连续对水体整治、小街巷修复、景观提升等“创卫”项目和基层一线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卫生保洁不及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人车混行等乱象反弹情况,现场指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有效推动了“创卫”成果的巩固提升。
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按照工作安排,坚持每周深入挂点单位调研、暗访和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海口市民来说,在街头、农贸市场、自家的小区里、爱国卫生志愿劳动现场等地“偶遇”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已变成一件平常的事。
领导带头,就是无声的命令,就是生动的榜样。“创卫”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海口领导干部以上率下转作风,传递了正能量,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创卫”的强大推动力。
“生意还好吧?我们来看看你店里‘三防’设施安装到位没有?”不久前的一天傍晚,秀英区委书记张霁走进秀华路一家餐馆查看病媒生物防制落实情况,对存在的细节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离开这家餐馆,一行人又沿着秀华路察看“六小门店”“门前三包”情况。
翻开秀英区领导夜巡安排表,记者见从周一到周日排得满满当当,区“三套班子”领导分别组成7个夜巡组,每晚两组轮班,每组6-7人,晚八点在区政府大院集中出发,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深入全区街巷巡查“门前三包”、市容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制以及挂点领导、包点单位、镇街、村居工作人员开展“创卫”工作情况。
林君是市生态环境保护局的一名干部,挂点美兰区新埠街道。一天,林君和街道干部一道来到居民吴菊玉家里了解“创卫”开展情况。“今后,如果您有什么困难,或好的建议和意见都可以联系我们。”林君边说边主动给吴大姐留下手机号码。“搞好卫生是我们每一个居民的责任,我们全家支持和配合创建工作。”吴大姐说。
美兰区创新指导督查创建工作,通过转作风,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包点入户”与街镇干部一起深入到社区逐户进行“家访”,把隐蔽在老城区、社区里的创建难点、难题就地解决,促进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虽然辛苦,压力也不小,但回顾这一年多来,我觉得很值。”海秀街道工委书记孙副林说,广大基层干部身体力行践行“5+2、白加黑”精神,换来了城市颜值的提升,辖区市容市貌从原来的脏乱差,变成街道干净整洁优美。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工作的动力,因为大家的共同心愿是“把家园海口建得更美丽”。
全市2万多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每天下班后或双休日都会到街巷夜市开展城管巡查、清扫保洁、为民解难。许多机关部门和干部自我加压,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主动践行一线工作法,争当“两学一做”的标兵。
干部作风转变带来了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那些原来持怀疑态度、原以为“创卫”不可能做到或一阵风的群众,由过去观望到现在主动参与,由“要我干”变成现在的“我要干”。
“创卫”征程中,广大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心贴得更近了。
民生为本
造福百姓多了人情味
在推进“创卫”工作中,海口把密切联系群众贯穿全过程,使“创卫”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全市党员干部在推进“创卫”工作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更加注重倾听群众声音,千方百计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把“创卫”和为民办实事等事项结合起来,用“创卫”推进民生,回应社会关切,全力解决公共设施薄弱等问题,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促进市民幸福指数提升。
海甸三西路马路市场因“创卫”被取缔,为帮助解决原来的流动商贩转型就业问题,市委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倾听摊贩声音,并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关注民生工作。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地引导分流本市困难居民的就业,对小摊小贩、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给予更多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情暖意。
“家门口吃不上粉汤、烧烤了”、“街边没修鞋摊,擦鞋不方便了”……“创卫”后,不少居民因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而提出意见。
市委市政府及时倾听民声,第一时间提出“创卫”要贯彻便民、利民、惠民理念,通过集思广益不断补齐城市功能短板,随着“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陆续投用和特色餐饮街(区)提升改造完工,家门口“一站式”解决日常琐事的场景已逐渐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在龙华区东西湖广场横路,原青少年宫夜市经过整改后更名为西湖夜市,明亮的灯光、统一的着装、整齐的摊位,主要经营衣服、鞋帽、工艺品、饰品、小百货等,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云集。“这样的夜市规范管理,很有特色。”前来逛街“淘宝”海南黄花梨手串的东北游客刘先生点赞道。
海口港社区居民许国盛,靠着一辆小三轮、一罐煤气、几张小桌的小吃摊,养活了一家子人。他为了配合“创卫”工作,自觉关掉经营21年的小摊转产。网友将他的情况反映到网上后,秀英区主要领导带领民政、商务、街道、社区等部门负责人,冒雨上门看望慰问并送上5000元救助金。根据许国盛家庭收入实际情况,区民政部门将其列为困难户,给予相应救助;为解决他家的长远生计,辖区海秀街道在他原来占道经营的小区协调了一个固定铺面,让他又干起了“老本行”。
来海口谋生的残疾人李和平,在南海大道边上租用两个集装箱开小卖部。海秀镇“创卫”整治主干道周边的“违建”,李和平的临时小卖部被拆除了。拆除过程中,镇里干部不仅妥善安置好他的货物、家什,还帮他解决了租铺面的难题。
原大同路27家裁缝铺从布艺街搬到万国大都会开张营业,从原来面积仅有6平方米的铁皮房迁入有空调的大商场,裁缝师傅们工作环境更舒适了,收入也明显增加。对此,裁缝师傅们都感慨:“‘创卫’是在造福我们。”
当市民发现自己反映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反馈,干部们是真心为百姓办实事时,也更愿意将心里话说出来,积极为城市的管理建言献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建立网络大数据库,推出“海口城市管家”微信公众号,市民轻触指尖就参与城市管理并建言献策。
“我打心眼里热爱这座城市。每一个干部、市民既是创建的践行者,也是创建的受益者。希望‘创卫’永远坚持下去,让后代也能享受文明向上,充满温情的城市风尚。”“候鸟”老人桑军说。
“创卫”征途上,海口以民为本,多了人情味,不仅收获了城市蝶变,还收获了干部作风转变,更赢得了民心。
正风肃纪
较真碰硬加大问责
“既然是巡查,就要查出真章,否则就是不严不实。”这是2016年11月6日晚,市领导带队夜巡城区时掷地有声的话。巡查组先后冒着细雨到秀英区秀英街道金鼎广场、龙华区海垦街道秀英村、琼山区国兴街道道客社区和美兰区海府街道白坡里路实地检查。每到一处,进店铺、走小巷、看停车场、查网吧,认真细致地查看每一个点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针对巡查发现的问题,现场要求必须敢碰硬、动真格,拿出切实可行的监督举措严管重罚,对监督管理不力者加以追责,继续加大明察暗访和检查评比力度。这是我市用更严实的作风做到“双创”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促进“创卫”成果巩固提升的一个缩影。
面对“创卫”“创文”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严实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和完善的制度作为推进工作的保障。
2015年8月初,海口戏院因周边脏乱差,责成责任单位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媒体上作公开检讨,并立即作出整改。这是海口市“双创”动员大会后,第一个被问责的单位。
海口先后研究制定了《海口市“双创”工作2016年健康教育督查考评工作方案》、《海口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督查考评实施方案》、《海口市农贸市场综合管理考评实施方案》、《海口市“严管严治”专项督查考评工作方案》等,推出一整套严密详尽的督考方法和操作细则,实现了督考内容、督考对象的全覆盖。
督查无禁区,考评无间歇,严管不松懈,重罚不手软,问责不留情,真正把追究问责贯穿于“创卫”“创文”工作全过程。
不断完善的问责机制也让党员干部不敢松懈。对照创建测评标准体系,海口每月对创建成效开展考评,考评结果和存在问题在媒体上曝光,并跟踪督办,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问责。
通过日常督办、专项督查、领导约谈等强力督导方式,推动了干部作风转变,全市干部苦干实干成为海口“创卫”的亮丽风景,“推、等、靠、要、慵、怠”的现象大幅减少。
2016年12月29日晚,我市大型电视问政节目《亮见》如期发出第七问:“差距与期待”,并揭晓了2016海口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成绩单。在“承诺与兑现”中,对比各单位“三风”建设的差距,对连续两年评分垫底的单位,评议代表提出意见和问题,直播中,垫底单位还作出表态发言,给出承诺。在“曝光与整改”中,节目对之前所曝光的“双创”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进行回访,并对新的问题进行曝光,问政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和推诿扯皮的部门和责任人。
面对镜头,职能部门“一把手”纷纷表态、道歉,给出解决时间表,节目主持人和嘉宾的追问、“炮轰”更是让这些官员频频红脸冒汗。
《亮见》以“创卫”“创文”为主题持续发声,重点问政“双创”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和推诿扯皮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聚焦民生,直面问题。以转变作风,打赢“双创”攻坚战为目的,以此推动我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持续好转。通过曝光,推动交通乱象、“脏乱差”、违法建筑、部门间推诿扯皮等一个个老大难得以解决。
对违纪违规、工作不严不实的单位和个人启动问责,至今全市共问责400多人次;与此同时,通过“创卫”“创文”这个平台锤炼干部队伍,出台《海口市“双创”工作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专项考核办法》,让表现优秀的干部“能上”,表现不佳的干部“能下”。一批作风优良、肯干能干的干部被提拔重用。
释放活力
政通人和人心思进
从过去慢作为或不作为,向现在的主动身体力行践行海口“四种精神”转变,在推进“创卫”工作中,海口的作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向作风要效率、向作风要红利,一些重点工作及难点问题得以推动和解决,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打开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
2016年,西海岸三地块共拍出9.2亿元,此前,红城湖改造片区、博义盐灶八灶改造片区土地屡屡拍出好成绩。随着我市“创卫”工作的不断推进,城市颜值与内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中海口、选择海口。
“最让我感动的是海口干部的实干精神。”绿地集团海南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黄高山说,海口“创卫”不仅让城市的人居环境更加整洁,也让政务环境更加简洁。一个个干部勤政、敢于担当的态度,“5+2、白加黑”的踏实作风让更多的投资者看到希望,“我们也要借着海口这股东风,为海口带来更多的优质项目。”
在一次政企座谈会上,海南酷秀公司反映企业融资难题后,海口市金融办与市财政、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仅用一天半就完善了酷秀公司2000万元的贷款手续。酷秀公司总经理王海峰感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海口干部作风转变真大。”
海马集团有块不足百亩的土地,十几年办不下土地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得知后高度关注,相关部门查阅大量历史档案资料,加班加点,不到两周时间就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政府投之以桃,企业自然报之以李。去年12月海马就与海口市政府签约,决定在海口设立1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还将建设新能源生态示范镇,参与新海村棚改,3个项目投资将达百亿元以上。
“老百姓的心里有本账。”在一年多时间里,我市各级干部用情、用心、用力,扎实推进“创卫”各项工作,同时也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夜幕下的秀英区海秀街道东方洋社区,常会看到一群老人忙碌的身影,她们手拿扫把、簸箕,佩戴红袖章,走街串巷,清扫路面,劝导交通,成为东方洋社区小街小巷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这群流动的“红袖章”就是秀英区东方洋社区自发成立的老年志愿服务队。
“我们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去夜巡,太辛苦了。所以我们几个老人就想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走街串巷,清扫路面,劝导交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他们多休息会。同时,把自己的家园打扫干净,我们的心里也舒坦。”东方洋社区阿婆蒙秋娥说出了成立老年志愿服务队的初衷。
龙华区滨海新村的社区广场小戏台经常热闹非凡,不久前一场以“‘双创’在我家”为主题的文艺联欢晚会又在这个社区广场上演,社区居民、志愿者以及滨海小学学生共同策划、精心编排,自导自演了包括舞蹈、小品、琼剧等在内的共14个节目,贯穿其中的“创卫”知识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也让“创卫”理念更加深入市民心中。
如今的海口,政通人和、人心思进,城市日新月异,城市活力空前释放,市民获得更多创建带来的红利。
(海口网1月10日讯)
相关链接:
“创卫”让海口更美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