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儿科医生李新的这张输液工作照被同事偷偷拍下,当时李新自己并不知情,而在朋友圈被转发后,全科室都很心疼她,很多准妈妈也都为她的行为而感动。(1月15日中国青年网)
近些年,医生打点滴上班的新闻屡见报端,不管是有意炒作还是无意使然,足以说明医生打点滴上班不是新鲜事。因为医务人员的短缺,医院大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生病请假,需要别人代班,容易打乱医院的排班计划。所以,大多时候,医生生病都是硬抗,这也成了又一个医者难自医的版本。
其实,不仅医生如此,寒风里的环卫工、自然灾害中的人民解放军,春运时的铁路工作者,无不是风雨无阻的坚守岗位,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这种坚守,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习惯。这种奉献精神当然值得点赞。
可是,当这种事情屡被报道,成为一道感动读者、吸引眼球的另类风景时,我们是否该反思,生病请假难道不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静心细思,这反应出的是社会资源短缺所造成的行业人员超负荷工作。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根据2020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要达到0.69名的目标,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目前缺口86042名。
从这方面来看,铁路做得还不错,正在用科技解决人力的不足。比如以前道岔变轨,有专门的道岔人员人工搬动,现在基本上自动化道岔。以前进站,检票人员要每一个人核对,现在有自动轧机,更有人脸识别系统。以前车站售票人员人工售票,现在不仅有自动售票机,还有网络购票、手机购票等多种形式。从春运就可以看出,因为技术力量的提升,购票长队不见了;因为技术力量的提升,春节按时回家的人多了;因为技术力量的提升,铁路在春运服务旅客数量年年攀升。
所以,在感动背后,相关部门更应该反思,是行业制度的不合理?还是行业技术的滞后?最终让社会看到的是这些略带悲情的坚守和感动。找到原因并且去努力解决,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