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黄河边寒风凛冽,今年82岁的老人王立华望着黄河上的一座钢索吊桥出神。“已经40多年了,这是当时大家用血汗建造起来的桥。”
“吊桥打破了与世隔绝的状态,开辟了一条我们通向外界的通道,这些年来,吊桥对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王立华说。
什川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被蜿蜒的黄河拥抱在臂弯里,地势平坦,黄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盛产瓜果、蔬菜。自然条件虽得天独厚,交通却十分不便。过去当地通往外界,主要靠两条曲折的盘山小道,“进出”两难。
王立华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农民,出行除了靠这两条驮道外,渡河只能靠原始的羊皮筏子。每当盛夏汛期,黄河水涨,羊皮筏子便难以摆渡,两岸隔绝,可望而不可及。
王立华回忆,1969年,当地有人提出要修建一座桥,打破与世隔绝的状态,大家召集起来,一起想办法。“那时候,我们水果、蔬菜丰收后,都运不出去,过河只能靠羊皮筏子,常有筏翻人淹之事发生,一人出门,全家提心吊胆”。
“吊桥是什川人的出路,也是什川人的希望,河过不去,人就出不去,多少年来,什川人一直想:有个桥该多好!”王立华说。
1969年,什川镇南庄、长坡、上车三个大队农民自筹资金24万元,成立了建桥委员会,在甘肃省交通厅、兰州铁路局、甘肃冶金公司、兰州通用机器厂、阿干煤矿等二十多个单位协助支持下,开始动工建造一座钢索吊桥。
当时修建初期特别困难,乡上提出修桥,因为什川镇太小,物资又紧缺,县上审批没通过,几经周折,最后才审批下来。王立华说,“那个时候大家下决心,一定要自力更生修个桥,不向国家要资金。”
没有起重设备,几吨重的钢筋骨架无法运行,几十名壮汉站成“人墙”用背扛、肩抬、手拉、脚踩,硬是把钢筋骨架一寸一寸挪到了固定位置。冬季施工没有保暖设备,质量无法保证,大家献策,编制草帘保温,生上“土火炉”取暖。王立华回忆:为了解决夜间施工照明难问题,数十盏气灯把黑夜照得通明。就这样,四班轮流筛砂洗石,二十四小时连续浇灌,保证了工程质量。发动老人和学生砸石子、修便道,动员人人为修桥献一片爱心。
1971年5月20日吊桥竣工,打开了什川镇通向外界的大门。桥长435米,其中主桥165米,引桥270米,桥面净宽7米。桥两端耸立着15米高的钢筋混凝土龙门,每根重2吨的14根粗壮钢索凌空悬挂于桥的龙门与桥栏之上。桥面由木板铺成,载重8.5吨。桥两侧有人行道。最大汛期,水距桥面3米。
图为当时参与修桥的什川镇老人。刘玉桃 摄
“桥一修好后,汽车白天黑夜地跑,蔬菜、瓜果可以运到外面去了,老百姓收入也翻番了,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王立华说。
什川镇党委书记颜维祥表示,什川吊桥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什川地区交通极为不便的状况,结束了什川人祖祖辈辈靠木船和羊皮筏子渡河的历史。据统计,每年从这座桥上运往全国各地的瓜果、蔬菜约2000多万公斤,运回什川地区所需的商品、化肥等近1000万公斤。
什川吊桥当时设计建设使用年限为30年,截至目前,共进行4次维修加固,1979年和1988年,先后投资21万元,进行了两次加固和维修。吊桥路面原来铺的木板经过雨淋车辗,不能继续使用,于1979年改换成新木板,但因木板耐久性差,1988年又改换成钢板,铺筑了柏油;1996年和2007年先后投资9万元,对吊桥又进行了两次加固和维修。
如今,随着2002年投资800万元的梨花桥建成通车,缓解了什川吊桥的运输承载量;2009年10月,考虑到吊桥已超期服役近10年,存在安全问题,什川镇将吊桥桥面主干道封堵,禁止车辆通行,改为步行桥,将永远被作为文物保护下去。
颜维祥表示,过去,吊桥是什川和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通道,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吊桥的承载能力和设计规模已经远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吊桥是农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和研究价值,将来规划将其发展为一个旅游景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激励当地的老百姓,发挥聪明才智,增加创新创造能力。(完)
相关链接:
甘肃敦煌现“超大圆月” 与大漠雪景相映成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