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称,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受此影响,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全线飘红。专家认为,此次操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降准,而据此也判断降准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A股亦受到正面刺激,迎来久违的普涨,创业板涨近2%。不过,成交量继续维持低位,多数机构人士也表示,央行释放短期流动性对A股政策刺激有限。昨天的红包行情与机构看好一季度春季行情提前入场有关,但反弹能否持续还要看下周整体量能是否有效放大。而春节后的吃饭行情大概率是结构性行情,包括一号文件等政策受益股和次新股等超跌股有希望派红包。
针对昨日市场关于央行祭出史上第一次“定向定时”降准的说法,昨日下午央行官方微博“央行微播”发布称,人民银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
央妈史上第一次
“定向定时”降准?
央行表示,该操作是为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并称这一操作可通过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实现流动性的传导。
“临时性流动性便利”,是春节前央行再度推出创新型放水工具。不过,对于这一工具的定义,央行并未给出更多的解释,也未提及释放的流动性资金。
而当天早些时候,有报道称,五大行获准阶段性降准1个百分点,以应对春节期间流动性紧张,春节后将由央行相机恢复正常。随后又有报道称,五大行近日获降准为分批分次,期限为28天。而有机构就此推算五大行降准大约释放6000亿元资金。
不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向本报记者表示,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于银行少交准备金,而对此操作,央行的官方表述并未提及“降准”两字。
连平认为,央行对几大行提供“临时性流动性便利”,即便有可能是通过少交准备金的途径来实现,但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降准操作。
连平进一步解释道,流动性便利操作仍需要银行付息,而准备金是银行自有资金,无需付息。该流动性便利在到期后要归还,属于再贷款性质,而降准后除非再次提高,没有归还的问题。
因此,该流动性便利操作更多属于公开市场投放流动性的工具,与准备金率调整完全不同,不可混淆。“此次临时性流动性便利操作的性质就是与其他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一样,都是为了缓解短期流动性可能存在波动的谨慎操作。”连平说。
原因:
或因大行流动性显得紧张
对于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适时出台的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受节前外汇占款持续减少、提取现金、准备金上缴、税收交款和1月信贷可能投放较多的影响,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明显,用以衡量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交银艾布力”指数近三日分别为103.93、84.15和14.91,持续处在风险“较高”区间。尽管央行连续在公开市场进行资金投放,但资金紧张的压力不减。在此情况下,仅凭各类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似已不足以缓解市场紧张形势,因而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适时出台。
连平还认为,此次针对几大行提供的临时流动性支持,或因为大行的流动性相对显得紧张,而大行往往是扮演流动性拆出行,补充了大行的流动性就能很大程度保证市场的平稳。
近日,为应对节前资金面紧张,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接连“大手笔”投放流动性。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11300亿元,为史上最大单周净投放,其中周三4100亿元的净投放量更是创下单日净投放纪录新高。
如此大额逆回购投放资金,仍未能令资金面立即“解渴”。昨日shibor连续第六天全线上涨,其中3个月shibor上涨1.83个基点,报3.8213%,为2015年5月7日以来高点。
中金固收在本周四的简评《资金超预期紧张,期限溢价上升将倒逼去金融杠杆》中提到,春节取现、企业缴税、外汇占款流出、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四个因素同时叠加,四个因素保守估计回笼2万~3万亿元流动性,会导致银行出现较大流动性缺口。如果央行只是依靠MLF和逆回购投放流动性,因为期限较短,效果会较差,而且目前总量投放也不足。
分析:市场流动性无需太担忧
连平认为,央行的操作更能体现其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对于降准的预期,连平认为,央行此次首推“临时性流动性便利”操作,更使得降准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在目前市场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下,央行并未祭出降准大招,等到流动性平稳下来,更无需降准了。”连平说。
连平还指出,准备金率不会轻易下调,央行仍倾向于运用短期、灵活工具来调节短期流动性。而且,2016年以来信贷增速并不低,全年新增12.65万亿,剔除地方债务置换则更多,降准会进一步刺激信贷增长,不利于降杠杆。现阶段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中性,甚至略有收紧,更加注重防风险和去杠杆。
资料显示,上一次降准已是去年的3月1日,此后,尽管在多个时点降准似乎“呼之欲出”,但央行始终保持了“克制”,利用被市场称为“酸辣粉”(SLF)、“麻辣粉”(MLF)的各种工具解流动性之渴。
连平认为,目前市场流动性问题不大,央行工具多、渠道也不错,可维持流动性基本宽松。同时,就前半个月的情况看,1月份信贷增速不会低,银行投向市场的资金会到达企业的活期账户,这也能补充流动性。
中金固收团队认为,央行的此次定向定时降准是为了应对春节前的资金需求,由于是临时性的定向降准,预计对债市的正面刺激作用不大,但能避免利率进一步上升。预计一季度整体流动性扰动依然存在,尤其是春节后流动性集中到期和3月末MPA和LCR考核。债券收益率一季度可能仍是震荡盘整态势。
华创证券的屈庆团队认为,若央行维稳加大资金投放,年后到期的压力将明显加大,资金面波动将一直持续到年后,因此仍需保持一定的警惕。
股市
短期流动性对A股刺激有限
昨天早盘两市低开高走,创业板指数大幅反弹,午盘后,两市指数滞涨,新疆、西藏板块补涨,高送转被激活,盘面上全面普涨。沪指收盘站上120日线,在20日线附近遇阻回落。创业板指数成功站上5日线,在10日线附近遇阻回落。收盘沪市缩量,创业板放量,题材股全面复苏。
有分析人士表示,周五A股反弹一方面得益于乐视网等创业板龙头个股上涨。另一方面市场短期资金面得到缓解,不仅包括央行通过28天定向降准,还包括本周超过万亿元的资金净投放。同时,周五公布GDP数据超出预期达到6.8%,也对股市起到利好的作用。
而针对央行定向降准的影响,在多数机构人士看来,本次央行定向降准,有望释放6000亿元资金的利好刺激,短线市场紧张的资金面得到了缓解。但目前A股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这也意味着,即使有充足的资金,如果股市继续缺乏赚钱效应,吸引力也大打折扣。数据显示,虽然本周央行通过逆回购释放了超过万亿元的资金,但A股并未见明显资金流入迹象,沪市成交量连续下降,最近两个交易日都在1500亿元以下。
因此,昨日的普涨仍然属于指数超跌后的修复性反弹,暂时不能以反转来对待,短线对市场期望值不宜过高,重点依然要关注监管政策,如IPO节奏等。
申万宏源分析师钱启敏也表示,从目前看,由于近期缺乏利好预期,且春节长假临近,节日情结渐趋浓重,因此市场继续沉闷,随波逐流的可能性较大。且盘中热点散乱,缺乏有新意有持续力的热点板块及其衍生的财富效应,个股可操作性很差。因此,他认为,短线大盘仍以下跌抵抗走势为主,缩量盘整,谨慎前行。
节前和春节期间一些市场风险不能忽视。一是春节长假即将来临,节日期间或许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出现和资金成本等因素,市场投资者普遍都比较谨慎;二是监管层对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严打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一些违规资金预计会大大收敛,加速出场,对市场构成一定的压力。大部分机构认为,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仍然是在3050~3200点之间箱体震荡。
债市
资金面波动仍将延续 债市震荡
本周债券市场仍延续震荡之势,头两个交易日国债期货全线收跌,周三、周四冲高后回落最后以小幅上涨收尾,而去年12月20日,债券早市反应平淡,午后受央行对五大行操作“临时流动性便利”影响,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全线飘红,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3涨0.28%报97.235元,盘中最大涨幅0.42%;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3涨0.11%报99.470元,盘中最大涨幅0.27%。
后市分析
春节后关注三大红包板块
一号文件历年被炒作: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而今年“一号文件”也将大概率围绕“三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一号文件”的热门。
据悉,一号文件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此外,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发展长期大趋势,农机板块政策利好预期强烈,可关注农机板块相关个股。
军工股或迎来大级别行情:2017年机构偏爱国企改革,多家券商分析报告指出,国企改革,包括央企和地方国改、债转股、军工等都将是今年的大题材。地方国企改革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作为国家的战略布局,国企改革进入落实阶段,预期兼并重组、国资投资运营平台、资产证券化的力度将不断加强。推动银行债权转股权,有望不断催生个股行情。
由于政策上确定了金融业脱虚向实的大方向,所以投资者在选股上主要考虑与实体经济有关的行业板块。其中重点关注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如船舶、军工、重工、机器人、工程机械等。操作上不宜追高,短线逢低关注底部补涨股交易性机会,回避近期连续涨幅过高股。
严抓IPO给次新股带来转机:尽管2017年新年以来次新股“年关”难过,但不少市场人士提醒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次新股投资务必回归业绩本位,而避开过高估值、资金炒作等风险。
周五晚间,证监会新闻人张晓军表示,要修订完善发行审核的履职回避制度,其中,IPO审核范围更加严格,包括配偶、子女等。再融资申请企业,亲属是5%持股以上的审核人员,也要回避。市场人士认为,IPO的严格审核将有利于次新股板块的整体净化。
长江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次新股整体的表现业绩可能没有此前表现得那么突出,但次新股板块仍是市场业绩表现的高地。有公募基金机构人士指出,年末和新春次新股的炒作要抓住业绩作为准绳,以有效规避风险。专题文/ 广州日报记者林晓丽、杨欣、张忠安、詹丹晴(署名除外)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