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祁连山生态保护如何才能搞好?
祁连山是一个庞大、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保护好祁连山生态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靠一市一县之力,必须从根本上重视解决突出问题。
首先要落实顶层设计。这项顶层设计就是中央提出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方案和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祁连山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中毫无疑问是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区乃至禁止开发区,这个功能区战略不仅要落在图上,而且要落在地上。
其次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祁连山区生活着数以万计的人口,对祁连山最大的保护就是要能减少人类活动对祁连山生态的扰动,把祁连山保护区内的人口尽可能多的移到区外,将留下来的人口从牧民变成护林员、管护者,让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提供的生态产品发挥实际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应当建立祁连山生态补偿机制,使提供生态产品的地方和公众获得相应的补偿,建立能减少人类活动扰动的长效机制。
第三,要加快修复受损生态。祁连山的大规模人为活动持续长达40年之久甚至更长,生态受损严重,修复治理的任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从祁连山极端重要的生态地位出发,又必须尽量加快修复进程。加快修复的关键是解决投入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受益人的负担和地方有效投入,也需要国家乃至社会的投入。
第四,要有综合性立体化的保护机制,祁连山的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因此需有与之相应的综合性立体化的保护机制。
生产生活方式要转变。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移民搬迁转变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靠山护山,靠水养水”。
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要落实。地方就是地主,只有地主尽责,生态保护才能落实。因此,保护祁连山的生态必须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既要明责任,又要有考核,还要有问责追责。
企业破坏环境的“手”要捆住。要用严刑峻法约束企业,大幅度提高企业违法的环境损害成本,遏制企业利益驱使形成的违法违规、破坏环境的冲动。核心区、缓冲区内的开发项目应当全面退出,实验区范围内的项目必须以不破坏生态为底线。
监管机构的作用要发挥好。涉及保护区的各类监管机构要依法依据、严格监管,对违规违法行为要敢于亮剑,查处到位,以监管强保护、促保护。
科技支撑要跟上。生态保护是一个大系统,是一门大学科,涉及水源涵养、受损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每一个领域都有一系列规律需要探索认识,都有一系列难题需要技术方案,即便是监测也需要有科研和技术的支撑,只有科研和技术支撑跟得上,生态保护才能更科学,才能事半功倍。否则,“运动式”的保护造成的生态恶果可能比“掠夺式”开发更严重。
祁连山是我国著名高大山系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储水输水中心,维系着西北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由于极其重要的生态区位作用,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如何?保护难点在哪里?如何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从1978年开始,作为祁连山区成立的第一家科研机构,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积累了连续40年的科研数据,并与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科研团队合作承担了“祁连山涵养水源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和“祁连山地区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国家重大项目,对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冯起: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完成的“祁连山涵养水源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及应用”项目获2015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获甘肃省生态功臣荣誉称号。
刘贤德: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森林生态与冻土水文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负责完成的“西北干旱缺水地区森林植被的水文影响及林水协调管理技术”项目获国家梁希科学技术二等奖,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
相关链接:
湖北出台措施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