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AL386L”牌照救护车内,配有吸痰器、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等仪器。
所属单位承认“非法运营”
记者查询得知,上述晋AL386L牌照救护车登记在山西今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名下,登记时间为2016年6月。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山西今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是计算机网络工程;自动系统控制工程;室内装潢;钢结构制作安装;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家用电器、装饰材料的批发及零售。
体验结束后,新京报记者以记者身份再次联系“刘队”。“刘队”表示,晋AL386L牌照救护车确属山西今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所有,但他否认车辆是非法运营。他表示,这辆车是他一个朋友的,并没有运送过病人。
在记者反复追问下,“刘队”终于承认,1月17日确实到301医院拉了人,并收了钱,“可能只收了几百块钱油费。”但他随后表示,这辆车只是偶尔来北京拉个活儿,挣点外快。
记者随后联系山西今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经理,赵经理表示,晋AL386L牌照救护车确实归属他们公司。赵经理透露,这辆车原属山西临汾一家煤矿,他们公司在2012年收购该煤矿后,该车辆即变成他们公司资产。“可以确定的是,这辆车并没有转运病人的资质,只是煤矿用于运送伤者到医院,处理突发情况所用。”
至于“刘队”的身份,赵经理表示,这是公司一名前员工,至于其为何能联系车辆进行非法运营,他还需要向领导汇报后进行调查。
实际上,不仅晋AL386L牌照救护车的真实身份为没有资质的“黑救护车”,记者调查中发现的大量外地牌照救护车,经查询均归属一些外地县市级医院。
在积水潭医院,记者发现一辆冀R2N953牌照的救护车,经查询隶属河北廊坊大城县中医院。该院一名负责管理救护车的李姓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这辆车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从沈阳一救护车厂家买进后,挂靠在大城县中医院,“我们这边县城都是这样的,私人的救护车挂靠在医院名下。”
“私人救护车太多了,北京、上海、天津外地病人多,大家都是那么跑的。”李姓工作人员称。
相关执法部门一名负责人透露,这些盘踞在大医院周边的外地救护车,80%以上都没有正规的急救资质和持证医生,车辆多为私人实际拥有,有些所谓挂靠在外地医院的救护车,实际上已经好几年没有经过当地车辆、卫生部门的年检审核,属于非法运营。
“如果在运送病人途中出现突发情况或者交通事故,挂靠的医院不会负责任。”这名负责人说,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和家属的权益完全没有保障。
患者曾遇“黑救护车”临时加价
1月16日,新京报记者探访301医院内科大楼多个病房,大部分患者表示收到过不止一家“长途救护车”的小卡片,不过鲜有患者对其合法性提出质疑。也有患者表示,私人救护车价格太贵,安全性无法保障,自己就曾遇到司机临时加价。
一位山东患者称,2009年,他曾护送一位同事来301医院治疗,因肾衰竭,家人放弃治疗后,找了一辆私人救护车护送回山东,全程600多公里,每公里报价3元,“当时说得好好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费用。”
运送过程中,救护车司机要求患者家属自付高速公路过路费,否则不开车,家属无奈之下只好接受。回到山东老家时天色已晚,司机要求家属解决其住宿问题,家属提议司机住在单位合作宾馆,对方马上拒绝,称“不安全”,又向家属索要300元后离去。
骨科二区一位王姓患者是安徽亳州人,因为髋部韧带方面问题住院,住院期间有一位自称安徽老乡的长途救护车推销员来到病房。这名推销员告诉王先生,这种长途救护车是120急救中心“长途组”,完全可以放心,因是老乡,可以便宜点,每公里4元,回到安徽亳州只需要3000余元。王先生再三思量,自己找车回家也需要2000多元,于是同意使用这种长途救护车。
正规救护车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北京市急救中心车管科工作人员韩超告诉新京报记者,市急救中心主要负责市民的院前急救和大型活动保障等工作,患者的长途转运护理并非主要业务。
韩超介绍,在急救中心接到的长途业务申请中,大部分都是危重症病人,其中一些患者已经放弃治疗,归乡心切,对医疗护理的要求并不高,还有些骨科出院的病人,因身体情况无法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这些情况都属于非紧急病症,一些家属咨询120急救中心没车时,可能就会选择医院外的私人救护车。
目前,北京市急救中心负责长途转运病人的车辆和人员只有4个班组,因为北京聚集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对于长途转运的需求量较大,现有的车辆和人员已经满负荷运行,但仍供不应求,急救中心每天大约能接到20个有长途转运需求的咨询电话。韩超介绍,大医院外揽活的外地救护车正是看到了这个市场。
韩超介绍,正规救护车设施齐全、操作正规,市场上的这些“黑救护车”,在车辆、设施、人员等方面都很难满足条件。他说,正规救护车的行驶本上,车辆类型一栏会写着“小型专用客车”或“专项作业车”,使用性质明确为“救护”。
急救中心长途组救护车在出车前一天,随车医生会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判断是否可以转运,并会前往医院,向主治医生了解病情,了解和病人相匹配的呼吸机使用模式等,还会在医院开出沿途可能使用的药物。在这之后,随车医生会提前准备各种途中会用到的耗材。比如路途预计10个小时,会超额按18个小时准备药品和氧气等耗材,“说白了就是一个能移动的ICU。”
韩超提醒患者,对这些私人救护车要谨慎选择。
北京市卫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针对这类现象,去年卫计委与相关部门一同进行过数次集中抽查打击,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收效甚微。一方面,外地救护车的管理在注册地,卫计委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管理,也很难判断某辆救护车是否在北京长期运营。另一方面,由于不能耽误病人救治,路面执法人员很难直接拦下对其进行盘查,且对此类救护车的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如卫计委只能对车内发生的医疗行为进行管理,这也增加了执法难度。
2013年2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救护车管理办法》对于北京本地医疗卫生机构救护车有明确规定:“本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按照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使用救护车,不得私自改装、出借、借用、转卖、转让、调拨救护车或挪作它用,不得使用已注销机构救护车、非本地牌照救护车在本市从事医疗服务。”不过,对于外地救护车在京从事转运、急救病人的情况,该办法并未提及。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北京市卫计委与河北省卫生部门进行过沟通,希望他们对属地救护车加强管理。不过他向记者坦承,由于存在市场需求,光靠北京抽查执法很难根治问题,只有随着医疗资源向外疏解,外地患者能够在当地完成治疗,这样的现象才会得到根本缓解。
新京报调查组记者 卢通 赵力 戴轩 实习生 张彤
相关链接:
列车长紧急联系 救护车送医转危为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