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论坛】
中华各民族都很重视家庭的和谐、和睦、和乐。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
“家和万事兴”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谚语,可谓深入人心。这个谚语原引作“家和万事成”。始见于元·无名氏《杀狗记》:“自古常言:‘家和万事成。’我东人怎不思省,转教安童前去,请王老劝官人。”晚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才引作“家和万事兴”:“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
后来,此语引用不断。类似的谚语还有许多,如:“家和万事安”“家和日子旺”“家和水也甜”“家庭和,喜事多”“和睦的家庭是快乐的,兴旺的畜群是健壮的”(藏族)等;反面的有“家不和,事不成”“家不和睦,四邻不安”“家不和,外不顺”(藏族)、“家人不和睦,外人来欺侮”(傣族)等。
作为社会关系特定形式的家庭关系,既包含着家庭的经济生活关系,也包含着家庭的精神生活以及家庭成员相应的心理、伦理方面的关系。这其中,孝顺长辈、尊敬老人是家和的重要因素,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家有老如得宝”“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母爱和父爱是伟大的,是至深至纯的,无私的、永恒的。故谚语有“天下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地深”(达斡尔族)、“飞得最高的是山鹰,爱得最深的是母亲”(彝族)。江浙一带有谚语“阿母爱郎,割奶放汤”,意思是母亲疼爱子女,可以牺牲一切。做子女的要知恩图报,常怀孝心。谚语说:“子孝父心宽”“孝顺天降幅”“父母把心放在儿女身上,儿女把心放在草原之上”(哈萨克族)、“抛弃儿女的不是恩慈的父母,不尊父母的不是孝顺的儿女”(门巴族)。
要做到家和,就要注重“家教”。正所谓“父母对儿女不要溺爱”(白族)、“小树要常修,小孩要严管”(蒙古族)、“衣服要从新的时候爱惜,孩子要从小的时候教育”(维吾尔族)、“树要幼嫩时栽培,人要孩童时教育”(土家族)、“树木幼时就要剪枝,儿女从小就要教育”(满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曾引用“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这个谚语,认为教育媳妇要在她刚过门的时候,教育孩子要从刚生下来的时候;如果施教不及时,等到“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那就太晚了。当然,父母抚养教育好子女、履行家庭伦理道德义务时要处理好“爱”和“教”,即把抚养与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居于重要的地位。要做到家和,需要妻相夫、夫爱妻,夫妻和睦,不离不弃。中华各民族都有倡导夫妻和睦的谚语,如“夫妻爱情深,喝清水也甜”(瑶族)、“夫妻一条心,胜过千万金”(毛南族)、“有了和睦的夫妻,才有幸福的家庭”(瑶族)、“冬天的温暖离不了木柴,家庭的幸福离不了妻子”(哈萨克族)、“娶着好女是老婆,娶不着好女成灾祸”(傣族)、“男人无好妻室就像没有缰绳的马”(水族)、“老婆不好夫遭殃,鞍子不好马受罪”(蒙古族)。
“家庭和不和,看看儿媳和公婆。”处好儿媳和公婆关系也是家和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民间流行着很多谚语,如“爱儿也爱媳”(彝族)、“媳妇是半个女儿”“媳尊婆,婆爱媳,婆媳和睦无人欺”;反面的也有不少,如“母猪的嘴会拱破障子,女人的嘴会破坏家庭”(达斡尔族)、“媳妇不是婆养的,婆媳总是两张皮”“媳妇是个锣,到处说婆婆;婆婆是个鼓,逢人说媳妇”。
当然,家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做公婆的要有度量,要以慈爱、宽厚、宽容、豁达的态度对待成年子女,正所谓“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其中的“家”读ɡū,通“姑”,指婆婆。这个谚语源于先秦《慎子·君人》:“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汉·刘熙《释名》始引作:“不瘖(yīn,默不作声)不聋,不成姑公。”此后,清代白话小说《镜花缘》和钱钟书的《围城》都引作“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这个古谚引用不断,展现了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对家庭和谐的重视,以家庭道德规范为处世基础,是中国处世思想积累的规范,是稳定、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良好传统。一门好家风,便是传世宝。“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和”文化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和为贵”“和气致祥”“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家和幸福多,国和万事兴”。家庭和则社会安,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反过来,国家好,社会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我们要把家和、社会和、民族和、国家和统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链接:
李克强妙改谚语阐释睦邻友好:多栽花不栽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