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蔡佳栩 通讯员张文锋
去年以来,市纪委持续下大力气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下移重心,聚焦主业主责,把监督执纪触角延伸到基层。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课题调研,摸准基层“微腐败”滋生蔓延的病根,抓住基层“微腐败”治理要害,提出深化“三转”紧盯违反“四议三公开”工作制度要求,以问责传导压力,为系统治理“微腐败”打开新的工作思路,取得系列成效。
破题基层“办案难”
2016年下半年,龙华区的区、镇(街)两级纪检监察组织对农村基层违反“四议三公开”工作开展一次全面清查,一批基层违纪违规线索浮出水面。而仅在一年前,该区除龙泉镇纪委外,其他镇(街)均无立案及问责记录。
短短一年的时间,该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办案难的局面就得到了扭转,这得益于市纪委对治理基层“微腐败”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年以来,市纪委要求各区、镇(街)纪检监察组织迅速调整工作思路,深化“三转”,将基层监督执纪的重点由“盯违法”“盯腐败”向重点“盯违纪”特别是“盯违反四议三公开”转变,推动查处了一批违纪案件。
“过去基层纪检组织人员办案意识不强、人员少、线索少,容易大案化小,小案化了,关键在于没有找准方式方法。‘四议三公开’标准清晰、有利于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查实,有效破解了基层纪委办案难的现状。”海口市纪委相关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
该负责人表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43个镇(街)纪委全部消除纪律审查“空白点”,立案数和查处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03.5%和108.6%。
加大违纪案件查处力度
去年12月,市纪委向全市通报了六起违反“四议三公开”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其中,秀英区西秀镇新海村原村委会副主任陈为辉因为违规为亲属谋取宅基地分配利益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龙华区龙泉镇美定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明麟因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不正确履职造成国家资金损失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市纪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基层“微腐败”不容忽视,造成的是“大祸害”,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对违纪违规案件责任人严肃问责,表明市纪委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传递了不断加大治理基层“微腐败”力度的强烈信号。
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结基层“微腐败”案件7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16人,同比分别增长80%、41.5%;对基层“微腐败”案件“一案双查”达13件21人,通报曝光38件典型案例。随着一批基层“微腐败”案件被查办,一批群众反映多年的信访案件得以解决,一批不作为乱作为的基层党员干部受到纪律的惩处,基层党风政风社风也为之一新,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多部门联动形成治理合力
自开展治理基层“微腐败”工作以来,“上面激起九层浪,基层纹丝不动”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在市纪委的督导下,全市各级相关部门形成全面治理基层“微腐败”的工作合力,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基层“微腐败”治理成效逐渐显现。
民政部门牵头制定重大事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标准,完善和细化村集体组织每月收支明细、救灾救助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村集体债权、债务等村务公开内容,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财政部门开展扶贫资金和惠农涉农资金专项检查, 对虚报冒领、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挤占挪用项目资金、违规发放补助、以拨代支和财经制度执行方面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整改,并提请纪检监察部门问责相关责任人员。各区党委政府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紧握“四议三公开”牵引绳,重点开展监督执纪检查、完善相关制度,逐渐铲除滋养农村基层“微腐败”的土壤温床。各区围绕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财务规范管理和土地资产管理等农村干部急需掌握的业务知识,开展专题培训,让村居干部真正认识到“四议三公开”的重要意义和掌握有效公开的方式方法,做到及时公开,群众能看清看懂,真正接受群众监督。
针对公开栏设置不规范的问题,在学习美兰区灵山镇桥东村委会村务公开“六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各区均建立和完善了《村务公开“六化”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彻底破解公开不规范难题。目前全市各镇、街已按照公开栏设计方案规范完成了村(居)委会公开栏的制作设立工作,并按规范公开表格模板进行公开。
秀英区一位镇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整合各部门力量,重点盯住‘四议三公开’后,让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都能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效防治了基层‘微腐败’,确保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百姓。”
(海口网2月9日讯)
相关链接:
剑指基层"微腐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