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景观要活起来,既不能乱了阵法胡整瞎闹,更不能圈地捞钱遮蔽民意。有大同情心、有文化魂魄的人文景观,才是民族之幸,亦是民生之美。
东风送暖,旅游趋旺。有关人文景观的话题,也在舆论场泛起涟漪。
媒体用镜头记录了开业20多年后门庭冷落鞍马稀的“三国城”。这座位于山西太原清徐县的人造景观,建设历时3年、耗资6000多万元,最终昙花一现、撂荒长草。另据网友爆料,在安徽安庆太湖县的“五千年文博园”内,出现了号称中国最大山寨兵马俑。导游很实诚地介绍,为了让游人感受秦朝的文化风情,此兵马俑群完全按照西安临潼兵马俑一号坑1:1比例“拷贝”“粘贴”而成。
仿古也好,山寨也罢,打着文化景观的旗号,却变成煞风景的头条,用句流行语来喟叹:“这就尴尬了。”所谓人文景观,顾名思义,起码是见“人”见“文”的。一厢情愿地一哄而上,灵魂还没有安放好,就扯开嗓子卖门票,终究糊弄不了消费者。清徐县“三国城”的破败,或有运营的肇因,但精神虚无、内涵凋零之弊显而易见。至于“中国最大山寨兵马俑”,抛开法理层面的侵权之嫌不说,既然有数千年沉淀的真迹在西安,又何苦依葫芦画瓢扎个“形似”的山寨版?
千百年来,人文景观的内里逻辑是既定的:先有历史性、人文性,然后才有旅游性、市场性。如果倒果为因又急功近利,不过是傍着历史的“大腿”撒娇卖巧罢了,终究不是搭台唱戏的长久之计。
今年春节,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不意成为爆款综艺。徜徉诗词之美的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星罗棋布的中国人文景观,恰恰是因为有了历史与人文的熏染,才在百阙千词中,焕发出诗性的力量。这种凝结着价值自信与文明智慧的力量,最终才会“加持”成为物质性文化遗产的血脉与灵魂。诚如古人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一处景观既无“人”也无“文”,终究只是一个建筑、一种存在,在浩如烟海的人文景观的江湖,行之难远。
人文景观,因人得气、因文流传。如果禁锢成私家庭院,又或者只懂得待价而沽,最终的结果大概就两个:一是悖逆其公共属性与公益价值,二是人气跌落而湮灭于草野。最近,山西乔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山西乔家大院文化园区不再实行“5·19”“9·27”旅游日免门票优惠的公告》。公告一出,舆论哗然。因为根据这个公告,山西乔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已由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为民营控股企业,今年起,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在旅游日期间不再免票。网友们感慨,这座扬名三晋的民俗宝地,越发像个商人一样锱铢必较了。不再免票的理由有点“梦幻”,是“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可问题是,这究竟是谁的“乔家大院”?以游客安全为由取消旅游日免票之说靠谱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具体而言,人文景观要活起来,既不能乱了阵法胡整瞎闹,更不能圈地捞钱遮蔽民意。有大同情心、有文化魂魄的人文景观,才是民族之幸,亦是民生之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