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环路丰华街上的一处限高设施,使公交无法正常通行。
□记者张波文图
核心提示丨连日来,由于限高杆“围城”,新乡市9条公交线路被迫调整,住在当地环城路外的一些居民遭遇出行难题。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是公交车,就连当地的救护车、消防车出行也曾受到一些影响。昨日,新乡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表示,预计从今日起,受影响的9条公交线路的相关站点,将全部恢复通行。
遭遇1
限高杆“围城”,公交车调整,市民出行受困
昨日下午2时,在新乡市南环路与振中街交叉口,此处设有一处固定限高装置。路口西南角,是桂竹花园小区。门口对面的公交站上,冒雪等待11路公交车半个多小时后,市民张先生发现,没有一辆公交车从此路过。
张先生随后在站牌背面找到了一份日期为2月16日,新乡市公交总公司下发的通知。上面表示,由于受路口限高杆影响,部分公交线路调整,无法从该站点路过,这当中就包括11路公交。
“门口没公交都好几天了,感觉像是被困住了一样。”桂竹花园小区一名居民如是说。
和桂竹花园小区的居民的遭遇类似,新乡市南环以外的不少居民小区,业主近期都遭遇了公交坐车难。此外,货车通行的噪音问题也让不少市民深受其扰。
在新飞大道与南环路交叉口,金谷阳光地带小区业主王女士表示,因为此处的固定限高装置可以调节高度,所以不少货车都从此路过,近期货车引擎的轰鸣声,以及马路上减速带的撞击声,昼夜不停,“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感觉自己都快神经衰弱了。”
在市民董先生看来,限制大货车入市,本是一项利民措施。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南环路以南,还有不少新乡市民在此居住。公交线路调整,导致一些学生乘车上学都成了“难题”。
记者沿南环路、107国道等走访发现,在新乡市区的四周,多处道路都设有限高装置,已经“包围”整个城市。很多卡点只能通过高度2.2米以下的小客车。
遭遇2
部分救护车、消防车也因限高杆而绕行
新乡市交通管理支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设置限高装置,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大气污染治理成果,减少道路扬尘程度,是按照新乡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的要求执行。
据悉,今年1月份,在原有6个卡点的基础上,新乡市又新增了19处限高装置,并于1月16日启用。这当中,有9处活动升降卡点,16处固定卡点。
昨日,新乡市公交总公司运营处副处长酒善良说,早在去年该公司曾有18条公交线路受到限高装置的影响,进行了调整。但这些线路大多较为偏僻,影响范围不太大。而今年,受限高装置的影响,9条公交线路有调整,主要集中在南环路以南地区。据其所知,周边10余个小区的居民受影响较大。他说,就此事他们已经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
不仅是公交车,当地的救护车、消防车出行也受到一些影响。
新乡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办公室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救护车在接送市区环城路以外一些地方的病人时,有时需要绕行,调度人员有时候也有些头疼,毕竟,绕行有可能延误救援时间。
新乡市红旗区消防大队特勤中队的翟队长说,限高装置设立之初,消防车辆出警时,曾遭遇过被迫绕路的尴尬,他们一度也有些“迷茫”,但在很快熟悉道路状况后,目前出警已基本不受影响。
限高杆分布有多密集?
以南环路沿线为例,在和平大道与107国道之间大概4.5千米的距离内,一共设有9处限高装置,平均每500米就设置一处。这当中,只有新飞大道一个路口是活动升降卡点,其余均为固定卡点。
回应
受影响公交线路站点,预计今日恢复通行
就“限高杆”给部分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昨日上午,新乡市相关部门召开通气会,表示了歉意。
下午,新乡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恒林告诉大河报记者,之所以限高,其目的是为了限制重型柴油车辆、营运汽油车辆以及老旧车辆等入市。一方面这些车辆尾气污染严重,穿行市区给城市空气质量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因为大货车入市造成的人员伤亡案例数不胜数,容易对市民的人身安全带来直接影响。
限高政策出台时,有没有考虑公交车、消防车、救护车等特殊车辆的通行呢?对此,李恒林解释说,在新增限高装置时,也曾考虑到一些特殊车辆的通行。由于人手不足,25处限高装置旁,没办法全部做到活动升降,并实行24小时有人值守。目前有9处可以活动升降,有人员24小时值守,可随时让特殊车辆通行。
李恒林表示,经协调,预计从2月22日早上起,受影响的9条公交线路的相关站点,将全部恢复通行。公交车将通过绕路、加开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给市民带来的出行不便。同时,进一步加大大货车绕行线路的宣传力度,减少因大货车司机不了解绕行线路来回调头,带来的拥堵和不必要的麻烦。
李恒林告诉记者,相关限高政策的推出,属于临时、应急措施,如果此后天气状况好转,也会适时放宽通行条件。
相关链接:
救护车往返不到1000公里收8600元 家属质疑
“黑救护车”盘踞北京大医院续:涉事车辆司机已被劝退
列车长紧急联系 救护车送医转危为安
张艺兴捐赠救护车派往贫困县 传递爱心正能量
卫生部门:16辆救护车 现场“护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