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产加工流通协会的报告称,受谣言的影响,该省紫菜产业保守估计损失将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为澄清传闻,北京、福建、广东等地近日对市场上的紫菜进行了检查或实验室鉴定。图为广州CEC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对比干的紫菜和薄塑料袋。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多家紫菜企业称曾遭匿名电话“勒索”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2-28 09:22

  福建省水产加工流通协会的报告称,受谣言的影响,该省紫菜产业保守估计损失将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为澄清传闻,北京、福建、广东等地近日对市场上的紫菜进行了检查或实验室鉴定。图为广州CEC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对比干的紫菜和薄塑料袋。

  一段“紫菜竟是用废塑料做成的”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视频中,一位操北方口音的女士手扯紫菜,描述说,“这是紫菜吗?根本拉不断。”

  挨骂

  “现在每天都有几十个电话打到公司,内容涉及投诉、取消订单、产品下架,甚至还有辱骂我们企业没有良心的。”

  反驳

  “紫菜本身价值不高,再生塑料的价格却一直在上涨。考虑到回收袋子、人为破碎、压缩加工等流程,时间和原料成本比较贵,商家根本不可能选择这么做。”

  检查

  福建晋江市是全国最大的坛紫菜加工生产基地之一,当地监管部门称未发现相关现象;北京市食药监局组织实验检测后表示,视频中的说法并不科学。

  “现在的人良心都没了,竟然用塑料做紫菜!”……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多个针对紫菜行业的爆料视频在网上持续发酵。

  尽管生产企业发布澄清说明,表示从没有生产所谓的“塑料紫菜”,并公布检验结果,但谣言散布的速度和负面影响还是超过企业预期。

  视频疯转 企业辟谣

  最近,一段“紫菜竟是用废塑料做成的”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视频中,一位女士手拿一款紫菜,掰下其中一块并用水泡发。待紫菜完全泡发后,这位女士用手扯开紫菜,一边扯还一边描述说,“非常有弹性。这是紫菜吗?根本拉不断。”随后,她多次表示,自己手中这份紫菜是黑塑料做的。

  这个视频中的生产厂家,是津源海佳味食品有限公司。2月18日,该公司火速注册微博,并于当晚8时24分发布声明,辟谣“塑料紫菜视频”。津源海佳味公司在微博中,公开了福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

  那么为什么紫菜会出现“撕不烂”现象?

  该公司声明指出,紫菜会因收菜海区、海水温度、养殖时长、收割次数等原因造成菜质不同。视频中紫菜之所以出现嚼不动、咬不烂、扯不断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泡紫菜的开水温度不够。

  订单下滑 超市下架

  “现在每天都有几十个电话打到公司,内容涉及投诉、取消订单、产品下架,甚至还有辱骂我们企业没有良心的。”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同样陷入“视频”风波,总经理李志江告诉记者,为了做好解释工作,公司临时加装了两部热线电话,安排专人进行接听和说明。

  李志江说,受到谣言影响,订单量明显下滑。

  不仅是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多家卷入谣言风波的福建晋江紫菜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产品在一些连锁超市被迫下架,不少经销商要求退货,经济损失惨重。

  公开资料显示,紫菜分为坛紫菜和条斑紫菜,晋江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坛紫菜加工生产基地之一,年加工、销售紫菜4万多吨,产值20多亿元。

  “某些人士 恶意编造”

  “造假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获利,但紫菜本身价值不高,再生塑料的价格却一直在上涨。考虑到回收袋子、人为破碎、压缩加工等流程,时间和原料成本比较贵,商家根本不可能选择这么做。”三源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斌表示,塑料和紫菜口感完全不同,吃起来容易辨别。

  事件发生后,晋江市紫菜加工行业协会代表晋江市二十多家会员企业公开发布声明,称“某些人士或为某种目的,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涉嫌侵犯我市紫菜行业的视频,恶意编造‘紫菜是塑料做的’等不实内容,已发现有十几个版本,目前还在拍摄上传,严重误导消费者,造成消费者恐慌,社会影响恶劣。”此后,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迅速组织开展紫菜专项检查,通过现场检查,均未发现企业掺杂使用塑料或是塑料制品的现象。

  匿名电话 要价数万

  多名紫菜企业主告诉记者,在此期间,曾有陌生人士打匿名电话,称“要将数万元不等的酬金转到指定账号,否则继续上传视频”。

  据了解,目前,相关企业、经销商和超市已向公安机关报案。据福建省水产加工流通协会的报告称,受谣言的影响,该省紫菜产业保守估计损失将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负责人建议,可以在晋江组建一所国家级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以增强企业应对各种市场风险的能力。“今后再出现此类造谣事件,检测机构可以马上进行检测,以减少企业损失”。

  讲科学

  最强设备 迎战传闻

  日前,北京食药监局与多家媒体合作,从北京市场上购买了45种紫菜样品,送至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进行检测。

  中心制定了紫菜鉴别方案:利用氨基酸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先进技术手段。在上述检测中,扫描电镜是最为直观的检查手段,而电镜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检测设备。

  物理观察

  人造结构和细胞一眼看穿

  记者在检验实验室看到,负责检测该项目的王博士正在一个如一元硬币大小的金属厚片上粘贴两个类似纽扣电池的金属圆片。据王博士介绍,这是样品台,用于把样品粘上去后再放入电镜设备中观察。“一个上面是黑色塑料膜,另一个是紫菜。”

  在电脑上,细过发丝的塑料膜和紫菜断面成了足有三指宽的影像带。

  “这片灰色就是塑料膜的断面,结构细密,一看就是人造结构。而另一个则是紫菜,像蜂窝一样,这些圆孔就是它的细胞。”王博士说。

  化学检测

  绘出一条完全不同的波形

  “紫菜里富含氨基酸,作为植物,本身也有蛋白质,不过塑料膜可没有这些物质。”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耿健强介绍说,这也是检测紫菜中是否有塑料膜的又一重要手段。

  记者注意到,虽然不同的紫菜样品氨基酸含量有高有低,但是基本绘制出的波形类似,而同样被检测的塑料膜的结果则是绘出一条完全不同的波形。对此,该中心负责检测的吴博士说,从成分看,紫菜中都检出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而且含量分布比较集中。在塑料袋中未检出蛋白质和氨基酸。

  红外光谱

  多个波段鉴别谁是塑料袋

  从光谱图看,不同品牌紫菜样本红外光谱图相似度较高,在多个波段附近具有蛋白特征吸收峰,而塑料袋在以上波段均无特征吸收。

  吴博士表示,根据检测结果,送检的45个紫菜样品均未发现网传视频所说的用塑料造假问题。

  说法律

  编造散布谣言将算食品欺诈

  北京市食药监局表示,塑料薄膜在常规食品抽检中是可以被检测出来的,近三年本市紫菜抽检中,未发现样本中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现象。视频中凭“不好撕”来推断“紫菜是塑料薄膜制作的”,这一说法并不科学。

  记者注意到,日前国家食药总局对《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单位和个人利用网络、媒体、移动社交平台等载体,编造、散布、传播虚假食品安全信息被纳入了食品欺诈范围之内,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将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凭肉眼

  四种简易方法鉴别紫菜真假

  北京市食药监局提醒,有些简易方法可对“紫菜”和“塑料”进行初步判断:

  一是水泡法:真紫菜泡水后吸收水分,光滑,而塑料薄膜不吸水,不光滑。

  二是燃烧法:真紫菜燃烧会产生一种类似于毛发燃烧的味道,火苗熄灭后留下像灰一样的物质;塑料薄膜燃烧火苗很大,滴油脂并有刺鼻的气味,燃烧剩余物质团缩在一起。

  三是手撕法:用手撕扯泡过的样品,真紫菜撕扯很容易断,没什么弹性,塑料薄膜撕扯不易断,弹性较强。

  四是水煮法:将未经浸泡的紫菜用水煮,煮前浮于水面,煮后体积略有增大,不完全漂浮在水面;塑料薄膜水煮前后体积不变,均漂浮于水面。专家建议,购买紫菜时可以捏一捏、闻一闻,品质好的紫菜一般是深褐色或者紫褐色,有天然的光泽,手感蓬松有弹性、没有异味。

 

 

 

 

相关链接:

涿州市企业家扶贫助老捐款17万余元
河北涿州市领导亲属被指垄断工程 拖欠款超亿元
银邦涿州2亿保障房项目陷危机 发起人抽逃出资
河北涿州停产厂房爆炸3人死 警方立案侦查(图)

 

相关链接:
河北涿州市领导亲属被指垄断工程 拖欠款超亿元
涿州市企业家扶贫助老捐款17万余元
河北涿州停产厂房爆炸3人死 警方立案侦查(图)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薛涛] [编辑:杨海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