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委员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委员表示,应把精准扶贫与合作社建设相结合,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产业扶贫应当是扶贫的主要形式,只有把贫困人口的生产活动和兴盛的产业结合起来,脱贫才可持续、有保障。合作社要大有作为,就要尽量发挥合作生产的诸多优势。
王海波认为,在发展合作社和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除了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应当更加注重产品品种的开发、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类型的丰富,特别是产品品牌的打造。农民生产的产品能够卖出去,就能有收入;产品卖得好,就会增加收入。卖得出去的,叫商品;卖得好的,叫品牌。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们的产品必须走品牌化的路子。只有保护品牌、守住品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报记者 许 晴整理)
贵州省科协主席谢庆生委员
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贵州省科协主席谢庆生委员说,科技工作者应该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加大科技供给,增强贫困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主动性,提高贫困户的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要全面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开展“智富行动”,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作出新贡献。
谢庆生说,具体来看,首先应该发挥科技专家优势,加强技术攻关,助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应该搭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平台,普及先进技术,加快成果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此外,还要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对贫困户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的培训,培养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的新型职业农民、乡土技术人才。
(本报记者 刘诗瑶整理)
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代表
补上科技和人才短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代表表示,这个目标的实现,核心是产业,关键靠科技。从特困地区、革命老区的实际情况和“三农”领域的关键问题来看,科技和人才是短板。
郭社荣认为,要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示范区等的引领作用,推动建成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基地,立足贫困地区实际需求,输出一批科技标识明显、带动力强的产业业态。补齐短板,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和集成示范。完善科技服务团队帮扶机制、激励机制,鼓励带动更多的科技组织深入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和企业,深入田间地头,围绕科技培训、农技服务、就业指导、农村科普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
(本报记者 张丹华整理)
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委员
推进职教“授人以渔”
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委员认为,职业教育能让贫困人口子女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有效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然而,总体上职业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若其自身无法解困,则其“授人以渔”的脱贫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剩下的贫困家庭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杨国强建议,国家继续提高补助标准,提高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切实防止因学致贫、返贫。
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既帮助企业按需培训技工,又能切实解决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杨国强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办职业教育,教育部门简化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审批流程,鼓励和支持优秀的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流向民办职业学校。此外,应采取上门培训、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精准帮助贫困人口提升技能。
(本报记者 王 观整理)
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代表
从实际出发发展产业
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代表强调,扶贫的根本出路是发展产业,发展产业首先要从村里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过去,九间棚村办过花岗石厂、工程机械配件厂、塑料厂等,但业务少、效益差,村民还是找不到活干,找不到致富的路子。后来,抓住本地盛产金银花这个优势,集中发展金银花产业,培育新优品种,打造产业链,又成立了电子商务中转站,打开销路,村民收入快速提高。此外,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还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走工业农业相结合的路子,克服人多地少的瓶颈,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
刘嘉坤还表示,作为扶贫带头人,平时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和其他富裕村的先进经验。
(本报记者 申少铁 王 沛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08日 11 版)
相关链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