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生事物,总是带着两副面孔,比如共享单车,方便了大家出行,可是乱停乱放的问题日渐严重。如今,无人机也开始面对这样的质疑。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拓展了人类的能力空间,一方面又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
从2015年开始,无人机爱好者开始增多,由于缺乏适当的引导和管理,无人机频繁闯入各地机场净空保护区,多次造成航班延误,已经对民航飞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民用无人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使用不当带来的危害开始显现,比如干扰飞机飞行等。民航局会研究推行无人机实名制管理方式。
无人机毕竟不是纸飞机,也不是气球,它是有实实在在的安全风险的,对飞行器可能构成危险;有人把无人机当成了玩具,有事没事在公众头顶上盘旋,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有人把无人机变成了偷拍的手段,突然在别人家的窗户边出现,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大商场几千上万的在卖,小商品市场里几十几百的也在卖;有经验会操作、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在用,初学者也在用;成人在用,小孩子也在玩,这种乱象自然是不可持续的。规范是必须要走的路。
我们其实并不担心没有办法来约束无人机。从技术上说,厂商把限高与限空域这些数据植入无人机中,这在技术上并不是什么难题,什么样的无人机应该飞多高,哪些地方不能飞,只要给出数据,厂家在出厂时就能很好地把控。我们更担心的是,那些看起来完备的监管措施是否真正有效。
有技术有手段,可是生产厂家真的能把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当成行业的自律吗?对于一些正规厂商、专业化应用,这不成问题,他们也希望这个市场越规范越好,希望监管的门槛越高越好,目前这么发展下去,大家都是受害者。但是对于一些低小散的企业来说,它希望越乱越好,越乱才越有生存空间,入不了专业使用者的法眼,还能充当小孩子的玩具,当这种利益的争斗演变成无人机的类型争斗时,管理部门是否有能力厘清事实和边界?监管的成功与否很多时候就取决于对那些不请自来者的监管。在这一方面电动三轮车就是个反面的典型,它到底是机动车呢还是非机动车呢?说它是非机动车,但它跑得并不比城市道路的普遍限速标准慢多少,说它是机动车,可是又没有列入机动车的管理范围内。无人机在“黑飞”,电动三轮车在“黑跑”。
而对使用者而言,接受规范就意味着不能像以前那么飞了,那他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约束?一个人真要想去突破技术上的限制总是能找到办法的,比如,北京朝阳区飞态创新通过安装破解模块,即可突破禁飞限制。实名制,会带来约束力,但光一个实名制还无法将使用者的行为与规范联系在一起。
还有管理部门,无人机乱飞当然不行,可是管理部门是否愿意做好数据的分享,没有管理部门的基础数据和支持配合,无人机生产厂家是不会知道哪个地方能飞哪个地方不能飞的,这同样也对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部门也要做好数据的对接,不能一边喊着不能让无人机闯入民航机场等禁飞区,一边又在数据的对接上不积极不作为。
当问题来临时,我们是习惯性地用传统的监管手段,还是运用新的监管手段?无人机的监管是不是已经到了技术手段不能解决的时候?如何避免走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极端?毕竟谁都不希望一个新生的行业,在艰难的审批中失去发展的动力。
这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再严密的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要不然就会沦为摆设。监管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管理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治理问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