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归来的三沙渔民站在绿荫下,听着海浪和椰风阵阵,望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岛礁,自然和谐的生活就在眼前。
3月12日是全国第39个植树节,在阳光明媚的三沙市永兴岛上,三沙市永兴值班领导、各企事业单位的党员撸起袖子,带领工作人员,有序地放苗、培土、浇水,精心栽种每一棵小树,为翠绿的岛礁注入更多生机。这也预示“绿化宝岛三沙在行动”活动的全面展开。
去年植树200多万株
三沙设市以来高度重视岛礁绿化工作,岛礁绿化是三沙市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期绿化行动中,三沙先后在永兴岛、鸭公岛、羚羊礁、银屿等岛屿种植了椰子树、步麻树、木麻黄等适合三沙岛礁生长的树种3500多棵。鸭公岛结束了没有绿色的历史,步麻树长势喜人,绿树成荫。
5年前,西沙洲还是一片荒芜的沙洲,岛礁上没有一棵树。二期绿化行动中,三沙以西沙洲为绿化基地,完成了水电设施建设,采用了土壤改良措施,基本满足了植树绿化必需的基本条件。
如今,在西沙洲种植的1500株木麻黄已长大成林,达3米多高,成活率达到100%,岛上的椰树更是绿树成荫。而在三沙北岛开展的护岸绿化工程,种植了草海桐、木麻黄、马鞍藤等各类苗木5万多株,保护了岛礁岸线。
去年是三沙的“绿化年”,全市采取军地协同配合的模式,种植大批苗木,新增绿化草皮。据统计,三沙去年岛礁植树200多万株,成活率达85%。
三沙市生态环保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表示,200多万棵树能在三沙岛上种活,形成景观系统,实属难得,充分显示了“2016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日前表示,今年三沙将种100万棵树以上,把绿化行动继续实施下去。据介绍,刚刚启动的“绿化宝岛三沙在行动”活动,旨在积极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岛礁绿化工作,进一步推动三沙“增绿护蓝”行动。
不仅要植树还要护树
登上西沙洲,一大片椰树映入眼帘,往岛礁的深处走,木麻黄林十分繁茂,加上大叶榄仁、抗风桐、黄槿、海桃、蜘蛛兰等植被错落分布,西沙洲俨然一个海岛花园。这来之不易的成绩与三沙持之以恒地养护分不开。
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被派驻到西沙洲上的林诗德都坚持养护绿色植被。他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为全岛的树木植被浇水。“每一棵树木都是花费了好多心血栽种而成。”
与林诗德一样,在永兴岛、赵述岛、西沙洲等岛礁上,许许多多三沙人怀着“绿岛梦”,为岛礁每一点“绿变”尽心尽力。
去年强台风“莎莉嘉”过后,三沙市七连屿工委工作人员邓鹏飞腰间系着一捆绑绳,在赵述岛对一棵被台风吹倒的枇杷树实施“救援”。邓鹏飞陷在淤泥里的双脚、被汗水和雨水打湿的衬衫、几乎与树干一个颜色的大手、专注又期待的神情感动了很多人,人们给他起了一个亲切的称呼“扶树哥”。
在3月12日的活动现场,三沙永兴环保处理中心站长潘海鹉表示,三沙不仅仅开展种树活动,而是会更精心地去保护好、保养好种下的每一棵树苗,保证每一棵都能长起来。
一排排整齐的小椰子树在永兴岛上“扎下了根”,迎着海风摇摆,为海岛带来了新的生机。参与植树的三沙市永兴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曾荣杰说:“一片树叶,一片阴凉,在岛上如果没有树的话,夏天非常炎热。几年以后,等它们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非常骄傲。”
花果飘香未来可期
如今,每逢重大节日活动,种树已成为三沙岛礁上的一种风尚,纷至沓来的游客纷纷参与到三沙的绿化工作中。
近年来,在三沙注册的企业陆续将针叶樱桃、诺尼果等树苗运抵三沙进行种植,在为岛礁添绿的同时积极发展三沙特色产业。
去年7月的“美丽三沙”树木认种认养二期工程又种下了1300棵椰子树。其中,西沙洲1000棵、赵述岛300棵。活动启动后,得到全国网友热烈响应,启动数分钟就有上百网友确定认养,不久就被认养一空。
“树是三沙美丽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肖杰表示,“‘互联网+’三沙市岛礁绿化树木认种认养平台项目”为全国关注三沙市生态环保工作的人们,提供了参与南海生态保护,携手共建主权三沙、美丽三沙、幸福三沙的重要平台。
在三沙永兴学校老师们的带领下,永兴学校的孩子们前往永兴岛的椰树林为树苗浇水也成为管理教育活动。“希望让孩子们从小体会到环境对三沙岛礁的重要性,也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爱护身边的环境。”永兴学校校长李赞宗表示。
“通过大规模的绿化岛礁行动,未来三沙岛礁种满各种花木,花果飘香的景象将变为现实。我们要科学研究规划,突出每个岛的特色,在每个岛种植不同的果木、不同的乔木。”三沙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史国宁表示。
相关链接:
肖杰:海南三沙将扩展旅游航线 打造文化旅游纪念品
资源循环利用 三沙岛礁生态常优
致敬三沙,祖国最年轻的城市
三沙联欢游园趣味多 官兵渔民同乐
气垫船投入三沙岛际交通 配有空调、卫生间等设施
油墨新香漫三沙 三沙驻岛军民圆了每天读报的梦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