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代表讲述家乡脱贫故事】系列③
“农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农民”
——五位基层“村支书”人大代表的履职心声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的相关表述振聋发聩。
福建省下党村搭上“互联网+”快车,在脱贫路上大步向前,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缩影。
全国两会期间,一批批来自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不仅为基层代言,更为基层群众发出铿锵“民声”。他们有人正在探索脱贫新思路,有人已经成了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五位基层“村支书”人大代表们的履职故事。
(一)
“对偏远山区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太重要了”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国
王光国的微信名叫“拼命三郎”,周围人也爱叫他“愚公支书”。十年前,他带领着全村上下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结束了几代人肩挑背磨出行难的日子。路修好了,王光国又开始忙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现在40多岁的王光国一头青丝已经添了缕缕华发,“越来越忙,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但很充实。”可在“充实”背后,是王光国给出的一张履职成绩单:5年来提出20多个意见建议,半数以上得到落实,自己所在的店子坪村实现了整村摘帽脱贫。
“偏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太重要了。比如修路,可以让山区老百姓和外界实现联通,可以把老百姓带向富裕。”今年全国两会上,王光国的建议依旧围绕着“扶贫”“致富”,聚焦农村产业的发展,“要使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到村里,帮扶老百姓脱贫致富。”
王光国说,现在店子坪村正在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还成立了蔬菜合作社,让农户在合作社里把产品销售出去;下一步,准备打造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旅游产业使老百姓更加富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