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3月16日电(记者程迪)“以前村里虽有6名保洁员,但卫生状况还是得不到大的改观。里弄小巷、河道内遍布五颜六色的塑料袋,今天捡完了,第二天塑料袋又到处都是……”江西德兴市龙头山乡乡长张春莲告诉记者,“有了‘垃圾兑换银行’后,只需坐等村民自己分好类拎着垃圾上门。村庄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去年以来,江西德兴市在全市乡镇统一试点“垃圾兑换银行”项目,实行“村民收集分类、物资定点兑换、保洁资金补贴差价”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受到了百姓欢迎。
“垃圾兑换银行”在龙头山乡暖水村刚成立时,66岁的王秀英并不相信。随后的几天,她从自家和路边收集了160个废旧塑料袋,试探性地拎到“银行”。“垃圾兑换银行”行长董维维当即给她清点了数量,她选择兑换了两块肥皂。“真没想到,垃圾也成了值钱的宝贝。以后一定不会再乱扔了,还要把别人随手乱扔的垃圾收集起来!”
像王秀英这样想法的人在村里不在少数。目前,暖水村已有700多名村民参与这项工作,日均40余人次,兑换垃圾70多公斤。“如今,巷子干干净净,河道里的塑料袋也都捞干净了。”董维维说。
记者走进这间特殊的“银行”,只见门口整齐摆放着4个绿色分类垃圾箱,可兑换的以塑料袋、矿泉水瓶、电池、烟蒂等生活垃圾为主。“银行”设有垃圾回收登记区和生活用品兑换区,墙上醒目位置挂有“‘零存整取’制度”、“‘累计积分’制度”等标示图。在生活用品兑换区内,既有肥皂、纸巾、黄酒等生活用品,也有铅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目前,德兴市正常运行的此类“银行”达97家,覆盖全市村(居)。这种特殊的“垃圾兑换银行”变末端清扫为源头减量,变政府高投入为小补贴,提高了人们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德兴市委农工部部长童泉峰说,每处“银行”每月仅需千元运转费用,就能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有益补充,减少了不少财政开支。“之前一个村的垃圾处理每年投入要超过十万元,仍无法根治‘脏乱差’,如今各村年均仅需补贴2万元左右。”
德兴市市长郭峰说,为让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德兴市还将这一做法向全市乡镇学校进一步推广,全市有18所中心小学设有“环保小站”,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为确保农村“垃圾兑换银行”项目的可持续运行,德兴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全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经费的组成部分,由市财政保障。
童泉峰说,目前收上来的垃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处理,可回收的统一卖到废品收购站以补贴“银行”运转,不可回收的焚烧或填埋。今后将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向发展,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处理系统。
相关链接:
百鸢竞海空——记泰国国际风筝节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