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甘肃省气象局和甘肃省气象学会18日在兰州联合举办了主题为“观云识天”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在活动现场,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公众关注的气象热点问题成为“互动”焦点。
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陶健红表示,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观云识天”,这一主题比较形象地展示了气象工作。因为,云的性状和变化最能反映天气气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因此,也是天气预报最主要的依据。
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许多国家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通过播云技术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已经势在必行。有效开发云水资源可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维护生态环境。
图为现场民众参与“观云识天”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冯志军 摄甘肃省气象局称,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大气当中究竟蕴藏着多少云水资源,有多少能被开发利用,采取什么样的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开发等问题,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对云的深入研究和认识。
陶健红说,现在,人类已建立和发展了从地面(包括水面)、高空到空间的立体观测体系,观测设备从地面观测站、高空雷达到空间卫星一应俱全。甘肃也建立了比较系统全面综合观测系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气气候的变化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陶健红分析称,甘肃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盆地山脉众多、高原丘陵纵横、沙漠戈壁相连、地形复杂,气候环境脆弱。脆弱的气候环境和多变的天气形势使得应对气候变化、做好气象服务的工作十分艰巨、复杂、紧迫。同时,丰富的光能、热量、风力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极大,为气象工作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已经是人类越来越多的共识。陶健红表示,纪念世界气象日,同时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就是为了使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气象科技,了解气象工作,以便更好地利用气象科技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观云识天”在今天还有用吗?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大伟对此持肯定态度。他向记者表示,现在很多的气象结论是靠了很多的仪器设备,但是基本的依据还是通过如“观云识天”等得出,以前古人靠肉眼,现在还是通过“观云”得出的信息,并把它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更直观地提供给民众,但是其基本的来源是不变的。(完)
相关链接:
环保部和中国气象局正研究信息联合会商发布事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