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男孩瓦希德,家住巴格兰省首府普勒胡姆里,性格腼腆,长相秀气。
   
 您当前的位置 : 国际新闻>

儿童性保护:教育越匮乏 罪恶越有机可乘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3-20 12:55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阿富汗男孩瓦希德,家住巴格兰省首府普勒胡姆里,性格腼腆,长相秀气。

  他发现,学校里的一位男老师很喜欢自己。

  放学后老师常带他去市里的集市,给他买些小玩意,后来甚至送给了他一部手机。

  有一天,老师将瓦希德带到一间私人房子里,用瓦希德意料不到的方式,侵犯了他。

  年幼的瓦希德不堪忍受变态的骚扰和折磨,最终鼓起勇气揭发。

  学校得知后,只是开除了这位男老师。

  扎齐娅是阿富汗的一名寡妇。

  她丈夫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娶了三个老婆,却死于一场争风吃醋的斗殴。

  这场斗殴不是为了扎齐娅,而是为了一个Bacha Bereesh,即“嬉舞男孩”。

  “一次在参加他人婚礼时,另一位有权势的军阀试图侮辱我丈夫的男童。双方发生冲突,我的丈夫被打死了。”

  在阿富汗,一些男童从小被挑选接受训练,刻意身着女性服饰,在婚礼、聚会等场合,戴着铃铛和着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结束后,这些男童往往会成为与会男宾的玩物。

  一名男子可拥有一名或多名这样的男童,用以取悦自己或向他人炫耀,作为身份、地位和权势的象征。

  昆都士省一名部族长老说,“嬉舞男孩”不是新鲜事物,在阿富汗由来已久,广泛存在于军阀、权贵、政客、警官等社会阶层。

  阿富汗的一些贫困家庭迫于生计,或自愿或被骗将孩子送出。这些年幼的男孩没有选择,只能成为“嬉舞男孩”。

  当他们意识到痛苦企图逃跑时,等待他们的将是痛打、凌虐甚至死亡。

  由于社会法治不健全,阿富汗人长期以来对这一现象讳莫如深。一些地方的施暴者有权有势,在性迫害儿童方面甚至可谓猖狂。

  来自英国的一名独立摄影师,在他关于阿富汗的纪实里有这样一件事:

  他去美军驻守地,跟随十几名军事顾问“巡视”,事实上,当地的治安掌握在当地警察手里。

  一名美军顾问在警局发现一名腿上有伤的男孩。男孩向他控诉自己受到性侵犯,在试图逃跑时被打伤。

  当美军顾问要求警长作出解释并逮捕涉案人,警长满脸不屑地说,“这些男孩是自愿的。再说了,没有男孩,你让我的小伙子们晚上干嘛?”

  除了娈童,“童婚”在阿富汗也很常见,很多女孩未及结婚年龄,就因为各种原因出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记录过这样的案例:

  一位14岁的少女,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未婚夫”,试图逃跑被抓拘留一年。她父亲因为感觉声誉受辱,声称在她出狱时要杀了她。

  另一位14岁的少女,被父母以2000美元的价格出售后,再被一名男子以5000美元买走。她在被迫与男子发生性关系时昏厥送医。当地法庭了解原委后,仍坚持该少女应该嫁给买她的男子。

  除此之外,在阿富汗一些地区,将家中女孩嫁给结怨家庭以解怨的做法也屡见不鲜。

  少女出嫁既非自愿,也不到适嫁年龄,嫁入“仇家”的生活往往也很凄惨。

  瓦尔达克省农夫阿夫扎勒失手捅死邻居,死者父亲要求对方将女儿嫁给自己,这一决定得到当地部族会的支持。无奈下,15岁的女儿于去年同老头成婚,婚后受尽折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阿夫扎勒去世时,“婆家”也不允许女儿回来参加葬礼。

  阿富汗政府、阿富汗独立人权委员会、联合国在阿机构做出很多努力,在儿童保护方面,尤其是观念方面取得了进步。

  昆都士省警察局副局长萨尔法·阿克巴里说,今年2月,一名地方警察局长被发现参加有“嬉舞男孩”的聚会,很快就被开除。

  不过在偏远地区,娈童、童婚等现象依然难以杜绝。阿富汗儿童保护,尤其是性保护仍任重道远。

  阿富汗社会情况的确极端,但即便是在宗教礼法极其严苛的背景下,对儿童的性侵犯仍十分普遍。

  阿富汗独立人权委员会执行理事穆罕默德·穆萨总结说:“愚昧、教育缺位、法治缺失和贫穷,会让孩子们处境十分艰难。”

  昨天瑞典性教育的文章发出,便有人留言说,提倡性教育就是变相提倡性开放。

  之前在国内引发大规模批判性教育微博的截图,事实上本身却是在教孩子如何辨别性侵犯:

  儿童性保护是性教育的重要部分,目的是防止孩子受到毒害。但性教育的普及,还要对抗来自成人世界的误解。

  很多时候,对儿童性侵犯危害缺乏警觉,对性教育缺乏了解和重视的人,并不是我们的孩子。(记者卢树群、蒋超、陈杉,编辑金悦磊,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相关链接:

自贡河中惊现“菩萨石” 考古专家称需抢救性保护
几代领导人号召讲真话 分析称需有制度性保护
国家文物局局长:所谓维修性保护性拆除都是违法
重庆发现大规模汉代墓葬群 抢救性保护工作启动
黎族医药濒临失传 海南代表委员呼吁抢救性保护利用

 

相关链接:
黎族医药濒临失传 海南代表委员呼吁抢救性保护利用
重庆发现大规模汉代墓葬群 抢救性保护工作启动
国家文物局局长:所谓维修性保护性拆除都是违法
几代领导人号召讲真话 分析称需有制度性保护
自贡河中惊现“菩萨石” 考古专家称需抢救性保护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秋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