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经常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对生态环境起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防控洪水或土壤沙化等重要作用。海口作为公认的生态之城,尽管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但近年来湿地所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多。为最大程度地对湿地进行保护,我市出台一系列方案和措施,把加强湿地保护修复视为当务之急的事情来做,足以表明我市咬定生态这一“金饭碗”不动摇,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做。同时,也折射出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通过湿地保护修复等途径,撑起“生态海口”建设,为市民、游客营造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海口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局部地区湿地保护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一批湿地公园也正逐个拔地而起,近日海口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办法更是获得国家园林局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更值得欣慰的是,我市湿地生态名片效应已逐渐显现,东寨港等湿地公园频频被媒体关注,并受到游客青睐。
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湿地认识不到位,认为湿地保护远不比大气、水污染治理来得急迫,却没有认识到湿地是一旦遭到破坏就永难再生的珍惜资源,没有认识到生态是一个系统,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再比如,把湿地保护当做“别人家的事”,认为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平时看着他人干得热火朝天,自己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正视的。
湿地保护,导向很重要。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形成湿地保护的最大合力。生态是战略资源,是绿色生产力,我们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精准发力、久久为功,让经过保护修复的湿地焕发新的活力,让我们的城市因此变得更加灵动而富有内涵,真正为市民营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居住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来讲,是一种重要力量,它能帮助一座城市开启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和谐共进的发展篇章。期待海口继续加大保护力度,创新保护形式,在湿地保护中不断取得新成就。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