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首次以扑克牌形式发布“打假追杀令”。供图 摄
阿里巴巴近日对外公布“扑克牌追杀令”,其中涉及9大典型打假案例,旨在向包括执法司法机关在内的全社会公布线索,在打假领域发动一场人民战争。21日,阿里方面再度发声表示,这9件案例中已获刑事判决的有4起,但制假、售假者绝大多数获缓刑,堪称“缓刑专业户”。
4起案件分别为“红桃K”假冒苹果配件案、“方块K”假冒ZARA服饰案、“草花K”假冒星巴克保温杯案和“黑桃K”假冒完美芦荟胶案。涉案共5人,其中判处有期徒刑最长为3年4个月,最短为1年4个月,判缓期执行的有4人,5人均被法院认定有从轻处罚情节。
另一组数据更值得个关注,2016年阿里巴巴抽取33份制假售假案件的判决书,发现已判决案例涉及47人,其中判缓期执行的有37人,比例高达78.7%。例如东部某省一个销售假冒品牌女性内衣案件,法院认定其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属情节特别严重,判决结果为判3缓4。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有些无奈,“缓刑比例高,违法成本低起不到震慑作用,累犯、再犯就会出现。”
例如在这次对外发布的“方块A”阿里联手LV跨国打假案中,现场抓捕的5名制假工人为2015年广州市侦破的另一起涉嫌LV品牌制售假案件中的工人。第一次,由于无法证实主观故意,工人被释放。目前,而这一次5名重操旧业的工人被依法刑拘。
“从司法实践上看,缓刑的适用比重太高了,判了他还在社会上待着,还在干。”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新建议,对于制假售假,应当严格禁止缓刑适用,同时可考虑对于累犯的制售假者,处罚其终身禁止从业。
重典治假货是民心所向,只有让制假售假庞大链条上的每一个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刑事处罚,才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走向自主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今年3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出微博,呼吁“像治酒驾一样打假”。这一呼吁成为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引起全民大讨论,这次阿里对外发布“扑克追杀令”亦是“治酒驾式打假”思路的具体体现之一。(完)
相关链接:
英媒:软银、阿里巴巴、富士康瞄准美国市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