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中国正在加速向“彩电强国”迈进。工信部3月3日发布的《201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显示:去年中国生产彩电15770万台,同比增长8.9%。这也意味着,2016年中国生产的电视全球占比已超过2/3。同时,2016年中国彩电零售量达到5089万台,依然是全球彩电的最大市场。
近日,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16年中国电视企业表现优异,制造量再度逼近韩国企业,其中TCL以2020万台制造量位居全球第三、中国第一。据了解,这是首次有中国品牌越过2000万台的门槛,跻身全球电视第一集团。
纵观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历程,正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的中国制造发展典型路径。1980年,中国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在天津无线电厂建成投产,成为了我国自主大批量生产彩电的开端。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彩电产业从曾经的“学生”变成了“老师”,如今不仅自给自足,还向世界各国出口各类型电视机。
长期以来,“大而不强”一直是困扰中国彩电行业发展的难题。如今,行业破冰迹象不断显现。第三方数据咨询公司奥维云网(AVC)的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彩电品牌出货占全球份额达到30%,提高3.2个百分点,进一步蚕食韩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品牌也在越来越多的市场得到认可。
在瞬息万变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国彩电企业在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经验不足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抢占市场高地?业内专家认为,加大研发投入和专利获取是发展的关键。同时,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并对产能进行高效的技术升级,全面打通产品研发、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和用户体验整个发展链条。
当前,中国彩电企业几乎都在研发上下了大力气。决定未来发展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上,目前最热门的两大技术——量子点显示技术和OLED技术,中国企业都已经提前布局。虽然目前OLED仍然由韩资品牌主导,但在量子点技术上,中国企业则是实现了全方位的领先。
在国产品牌企业的努力下,印刷显示也已经作为新型材料工艺创新项目进入“十三五”科技规划之中,未来在显示技术上的创新步伐极有可能进一步提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向媒体透露,由TCL和旗下的华星光电牵头的印刷和柔性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已经在广州成立。据了解,TCL也成为国内唯一完成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彩电企业,实现了“屏-芯-终端”的电视产业链一体化制造能力,使核心部件的供给不再受制于人。
深耕技术研发并不断向海外市场拓展,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之下,主动求变提出“双+”转型,完善产品的同时在产业链上下功夫,国产家电品牌正在全球市场不断开拓进取。
相关链接:
东芝半导体风波折射彩电业竞争重心转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