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津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昌卓手把手指导贫困户符进京养蜂技术。
通讯员陈创淼 记者冯韦倩
“现在蜂蜜的市场行情好,一斤至少能卖100元,一箱蜜蜂每年可以产10斤左右蜂蜜,贫困户养上十几、二十箱,一年就有2万元以上的收入。”海口永兴镇副镇长许曙介绍说。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秀英区充分利用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蜜源分布广的优势,将养蜂确定为农林产业扶贫优势项目,制定了产业扶贫政策,鼓励广大贫困户根据自身实际发展养蜂产业脱贫增收。
养蜂技术送上门 “甜蜜”生活有奔头
22日上午,进入永兴镇美豪村符进京家里,房前屋后和自家果园里随处可见写有不同标记的蜂箱,成群的蜜蜂在花丛和蜂箱之间奔忙,大小蜜蜂嗡嗡嗡地进出蜂箱,辛勤地采着蜜。去年来,在区镇政府的帮扶引导下,该镇掀起的养蜂“热潮”,让不少贫困村民尝到脱贫致富的“甜头”。
房前屋后摆满了蜂箱。
陈昌卓查看符进京家的蜂巢。
在符进京自家果园里,海南卓津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昌卓亲自给他送来一批新式蜂箱、加厚蜂网和新款驱蜂器等养蜂用具,这些刚刚上市的养蜂用具让他爱不释手,现场陈昌卓还亲自为符进京演示使用的方法,并手把手教如何套网、驱蜂、抖蜂、扫蜂、取蜜、分巢,用心传授防病、防叮、传粉等管理经验,符进京夫妻俩在一旁聚精会神地听着,目不传睛地盯着每一个动作,不时还提一些问题,恐怕遗漏哪一个细节。“符进京是我教过众多养蜂户中最谦虚、最好问、最勤快的农户,养蜂过程中遇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问我,我也经常上门指导他,每次过来都教会他一项养蜂技术,日积月累他的技术大有长进。有时他在镇上碰到我就一定要拉我去老爸茶店喝茶,并不停地向我讨教养蜂技术,我也很乐意毫无保留地把所有养蜂技术经验传授给他。”陈昌卓拍着符进京的肩膀止不住地点头,竖起拇指连连称赞。
特色产业“蜂”生水起 撸起袖子摘贫困“帽”
“秀英区近年来非常重视发展养蜂特色产业,特别是对贫困户养蜂项目的帮扶下了很大功夫,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贫困户尝试养蜂脱贫致富,同时以‘互联网+农业’为突破口,开辟蜂蜜产销‘绿色通道’,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观念旧、缺资金、缺技术、风险高、销路窄等发展问题,为发展扶贫产业、从输血到造血转变打开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秀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秀英区鼓励贫困户养蜂增收。
为了让养蜂产业成为精准扶贫项目,秀英区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贫困户养蜜蜂脱贫增收。秀英区根据永兴、石山、东山等羊山地区荔枝、黄皮等众多瓜果天然的地理条件优势及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引导贫困户发展林下产业,采取“政府+企业+贫困户”帮扶模式,联手海南卓津蜂业有限公司为永兴镇有养蜂意向的50户贫困户免费提供蜂箱100箱、蜂帽等养蜂生产用具50套、养蜂技术书籍1000多册,统一为贫困户提供优质蜂种,专门聘请了养蜂专家对养蜂贫困户进行集中培训,在养蜂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并上门跟踪指导,让养蜂贫困户转变观念,熟练掌握养蜂技术。同时,为贫困户的蜂蜜兜底销售,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资金、技术、销路等难题,也增加了贫困户抗风险的能力。
蜂箱旁嗡嗡飞舞的蜜蜂。
“养蜂是永兴镇一项传统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发展农村家庭经济、促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不占地、不争水的‘空中产业’。根据当地特色和贫困户实际,我们考虑从特色养殖业上来做文章,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陈昌卓介绍说,通过养殖蜂蜜的尝试,我们也尝到了帮助贫困户脱贫的甜头,有多名贫困户已通过“政府+企业+蜂农”的产业扶贫模式,摘掉了贫困帽子。
量身打造精准帮扶 脱贫致富已在路上 “我们夫妻身体都不好,仅靠打零工维持家庭生活,前几年还要供三个小孩上学,老母亲也体弱多病,经常生病吃药,日子很难过。”符进京无奈地感叹,为了赚取生活费和孩子的学费,他十多年前开始养蜂。“因为缺少资金和专业技术,一开始只养了几箱蜂,产量低下,收入微薄,生活很艰难。”2016年,符进京被列入了贫困户后,在各级精准扶贫工作队帮扶下,一口气养了65箱蜜蜂。“政府给我免费提供65箱蜜蜂,今年是第一次收这么多蜂蜜,产量很高,估计产出蜂蜜650多斤。”尽管蜂蜜量多,但符进京并不愁销路,因为企业还和他签订了帮扶协议,优先为其对接市场,并保价销售。“割了这些蜜,按照往年蜂蜜的市场价估计有6.5万元,这是这些年来我收入最高的一年。”
陈昌卓指导符进京养蜂。
政府对符进京量身打造,进行多方面精准帮扶,免费送来复合肥40包,鸡苗200只,饲料10包,并专门配送一辆电动三轮车,方便他运输蜂箱上山下林采花粉,去年帮助他二儿子转移劳动力,在万达广场上岗就业,解决了他后顾之忧。“符进京有望成为镇里第一个靠养蜂甩掉贫困帽子的贫困户”,许曙兴奋地说。
(海口网3月23日讯)
相关链接:
“古井贡2017中国首届扶贫公益摄影大展”在京启动海口:参合扶贫对象普通门诊补偿比例将提至80%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关爱留守儿童要与健康扶贫结合健康扶贫:让贫困群众增加获得感【治国理政新实践·安徽篇】产业扶贫解“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