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在过往几千年的岁月中已经融入民族血脉,历经岁月仍散发光彩。今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的走红,让中华传统文化回归热延续至今。23日,出席博鳌年会的嘉宾著名主持人吴小莉、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没有绕开这个话题。
吴小莉:借鉴《朗读者》形式现场邀嘉宾朗读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兼新闻主播吴小莉,亮相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会现场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主持的“未来的教育”分论坛中,吴小莉借鉴当前热门文化节目《朗读者》形式,邀请包括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等讨论嘉宾朗读一段打动心弦的文字,在论坛现场掀起有关传统文化的讨论。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珍宝,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吴小莉说,传统文化的回归,并且是以许多新鲜形式回归,是值得研究和高兴的,“特别是让许多年轻一代看到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激发传承的兴趣和动力。”
传统文化要“焕发新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吴小莉说,当下一些节目,让传统文化通过活泼生动的形式回归公众视野,也在许多青少年、儿童的心里播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回归也需要更丰富、更生动的形式,让传统成为一种时尚。”
邱勇:价值塑造应放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位
饱览群书,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汲取各家精华的“打开方式”。
参与博鳌年会分论坛“未来的教育”主题讨论时,他选取了《平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献给当代年轻人:“当然,他们如此拼命,是因为生活突然充满了巨大的希望。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记者提到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掀起的传统文化回归热潮现象时,他短暂驻足开口回应:“这是好事,推动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文化和教书育人不可分离。谈到教育时,他说:“现在对人的培养,知识肯定不应该放在第一位,能力也不应该放在第一位,价值塑造才是第一位的。”
单霁翔:传统文化回归是人们的文化需求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不久前在央视文化节目《朗读者》上朗读了《至大无外》,献给所有热爱故宫文化的人。对于这一波传统文化回归热,单霁翔认为,这是人们的文化需求。
单霁翔说,当初中央台策划《中国诗词大会》时,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反响,故宫博物院制作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节奏很慢,本以为观众会以中老年人为主,没想到点赞最多的是18岁到22岁的年轻人,在今天快节奏的生活里,年轻人还能这么喜欢看这个片子,并且抒发情感,这种现象是非常好的。
单霁翔说,现在年轻人通过手机接触的都是快节奏的东西,接受了太多的碎片化信息。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故宫有这样一群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工作室里一丝不苟地工作。年轻人会觉得在过去接触的领域中,这样的事情是很少有的,于是就产生了兴趣。他们需要这样一些能充实自己知识盲区的东西。
南国都市报摄影:陈卫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