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在清明公祭活动上写追思卡。 钟欣 摄
“亲爱的夫君,您的笑声一直在我心里……愿梦里来相会,再叙思念情。”顶着烈日,79岁的张兆玉老人在追思寄语卡片上工整地写下以上内容,向已逝的爱人金尔玺表达思念之情。
31日,重庆市举行2017年百姓清明公祭活动,当地400余名市民到达现场践行文明祭祀,用献花、追思卡和放飞气球等方式寄托哀思。
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清明节将至,在许多市民奔赴各地祭扫的同时,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不知家中祖辈葬于何处,或逝亲远葬他乡无法前去,又或故人骨灰挥洒大海或遗体捐献者没有墓地……生活中这些种种缘由,都让许多市民无法在清明期间祭祀扫墓,公祭活动成了他们缅怀亲人的抒发平台。
图为市民在清明公祭活动上写追思卡。 钟欣 摄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官方倡导的文明追思正在被大家逐渐接受。”公祭活动承办方、福寿园安乐堂常务副总童信军透露,在此次公祭筹备阶段,主办方就已通过媒体及网络发布了公告,邀请市民参与公祭,“短短几天,便有了数百人报名。”
活动现场,上千个祭祀姓名被一一呈现在一幅长逾10米的祭旗上。随着祭旗缓缓展开,数百市民双手合十,默哀行礼,家属代表则上台献花祭酒,行鞠躬礼。
黄色的气球在现场摇曳、黄菊花被市民紧握在手。祭祀尾声,记者看到,不少市民红着眼将气球放飞,将绑着追思寄语卡片的黄菊花安插在祭祀台上,“平安”“幸福”“快乐”等祝福字样在连绵成片的追思寄语卡上呈现,满载着好友、亲人的无限哀思。
图为重庆市举行2017年百姓清明公祭活动。 钟欣 摄
活动结束,不少市民围绕在祭旗旁,认真地寻找亲人的名字,在找到的那一刻,露出浅浅的笑容。
“几年前,我为家父祭扫时,都会放起鞭炮,烧纸上香。后来意识到这样做污染严重,便改了。”62岁的盛嘉航抚摸着祭旗上母亲的名字说,“现在以鲜花、水果为主。重在环保。”盛嘉航说,尽管随着社会进步,祭扫仪式在不断简化,但对故去亲人的思念有增无减,不会改变。
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清明节期间,当地还将以家庭祭祀、网上祭祀、社区公祭等多元化方式,倡导、引导民众绿色、低碳、环保追思。
相关链接:
清明追思掀新风 长春劲吹“文明追思”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