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4月4日电(记者孙晓辉)房檐上的铜铸行龙四足站立,呈飞跃之势;正脊两侧铸刻的麒麟、缠枝牡丹和八仙等浮雕栩栩如生……位于泰山之巅的碧霞祠,既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圣地,也是中国高山古建筑群的杰作。
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被称为“五岳之尊”,是中国古代多位帝王祭祀和封禅之地,这里古建筑资源丰富,岱庙、王母池、普照寺、斗母宫、碧霞祠等声名在外。
像碧霞祠这样初建于宋代的古建筑之所以能够雄立千年,焕发新颜,离不开一代代古建维修匠人的精心修复。
今年已经73岁的贾士杰便是这群匠人中的一员。1966年,年仅22岁的贾士杰就来到泰山从事古建维修工作,半个世纪过去了,他已经成为古建维修领域名副其实的行家里手。
“最开始是做瓦工,之后经过20多年修复古建筑的实践,我才熟悉了瓦作、木作和油作这古建维修的‘三大作’。”贾士杰说,虽然古建筑的营造法式都是师徒间口口相传,但理论学习同样重要,像《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清式营造则例》《古代建筑技术》等古建维修经典著作他已经烂熟于胸。
从碧霞祠到岱庙,从泰山竹林寺到王母池,贾士杰将毕生的技艺都献给了泰山的古建筑,而这一座座古建筑也给他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碧霞祠大殿坐落在泰山之巅,山顶雨多雾大,空气潮湿,气候变化无常,腐蚀性大,致使大木构件和外檐椽望大部分腐烂,一遇雨天便渗漏不堪,对古建维修匠人们来说,如何减缓腐烂一直是道难题。
为此,贾士杰挑选多种木材进行试验,最终他发现用一等落叶松制作木构件,并浸泡桐油后效果最佳。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经贾士杰精心制作的木构件仍挺立如新,看到曾经破败的古建筑焕发新颜,他直言那种快乐无与伦比。
泰安竹林寺古建筑群最早修建于唐代,此后经过多次战乱后建筑本体已经不复存在,只剩地基。贾士杰专门带队前往西安和山西两地,考察了五台山脚下的唐代佛光寺等建筑。
经过考察后贾士杰发现,唐代建筑大木构件结构复杂,木材粗大难选。比如柱、梁用的原木直径都在60厘米至80厘米、长度在8米至12米,如此粗大的原木国内很难买到,他只能高价去俄罗斯采购。在贾士杰的努力下,竹林寺被修缮一新,如今这一建筑群错落有致、巍峨严整、气势宏伟,散发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随着中国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古建修缮工作备受重视,贾士杰接到的工程也多了起来,但不再年轻的他已无力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
令人欣慰的是,儿子贾勇已经能够独立承担古建维修的各项工作了。更让贾士杰欣喜的是,正在德国读大学的孙子贾祥栋也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这门手艺能够传下去,把更多古建修缮好、保护好,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贾士杰说。(完)
相关链接:
浙江花园村万名工匠齐亮相 展“木艺神韵”场面壮观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