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自设立起就受到各路资本的密切关注,究竟哪些产业更受到资本青睐,哪些资本能从中分得红利也成为了舆论焦点。4月9日,《河北日报》刊登对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的专访指出,我国要以雄安新区建设为核心,为河北注入全新的高端产业。而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此前也公开表示,雄安新区在规划上要达到国际一流城市水平。业界指出,未来雄安的投资规模或达到上万亿元,而依据雄安的“高点定位”,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新型产业等领域发力的央企或得到最初红利,此外不少民企对这一重大机遇也蠢蠢欲动,专家指出,只要能对新区建设有所助益,无论是央企、国企还是民企,都有机会从中分得一杯羹。
基建与高精尖领域占先机
4月1日,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中共中央、国务院当时就提出,雄安新区要发展高端高新产业。4月4日,何立峰解读称,规划雄安新区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端定位,集聚全国优秀人才,吸纳国际人才。
在中央定调的同时,业界也纷纷表态。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公开表示,对于雄安新区,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高端高新产业。4月9日,谢克昌指出,要以雄安新区建设为核心,建造发展定位高、公共服务能力强、产业结构优的新城,为河北注入全新的高端产业。
“雄安新区的建设势必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新区定位高端,高精尖产业也将成为投资热点之一”,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雄安新区未来将承接大体量的科研资源迁出,可能设立国际实验室或全国性基地,一些地处北京的中央部署高校也可能搬迁至雄安新区,但新区目前的轨道交通、道路建设、商业配套的建设程度还不够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可能成为投资者在雄安找寻到的第一片蓝海。
30家央企表态参建新区
实际上,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央企欲与新区深度对接的消息不绝于耳,上周明确表态的央企还仅停留在个位数,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国务院国资委微信公众号4月9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0家央企发声将参建新区,其中又以基建、科技、能源类央企居多。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央企之所以在短期内密集表态,一方面是因为雄安新区确实是难得一遇的重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央企对于新区建设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需要带头进行表态,也为民间资本指明方向。
在具体发展领域上,央企也确实更为青睐高新技术领域。航天科工希望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雄安新区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中铁表示,要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建设、绿色建筑、智能城市等八个方面的领先优势,为雄安新区的高标准建设做贡献。
“其实智慧城市、绿色建筑都是目前产业发展的前沿,也是央企、国企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而这也与雄安新区的高精尖定位不谋而合”,李锦表示,如果央企、国企在旧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物力调整适应,但雄安新区是一片全新的投资蓝海,央企可以将转型目标与新区的定位衔接起来,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千亿民资市场蓄势待发
除了“国字头”投资者之外,民间资本也是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未来,雄安新区的民间资本可能超过千亿元甚至万亿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按照目前雄安新区的基建情况,大规模投资必不可少,引民资不仅能盘活市场,也能拉动周边经济发展。
李锦表示,雄安新区设立后央企密集表态确实起到了引领作用,但也容易给民企造成错觉,认为雄安新区的蓝海已经被央企占据,计划经济有余而市场调控不足。实际上,雄安新区发展潜力巨大,可投资的市场超过万亿元,虽然央企在最初阶段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但后续投资离不开民企的支持。
“只有让各类资本都有施展拳脚的舞台,才能产生足够的竞争力,从而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李锦称,虽然央企资本更为雄厚,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占有优势,但民间资本的运营模式更加灵活,服务更加到位,在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方面可以和央企进行错位竞争,优胜劣汰。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林子/文 代小杰/制表
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央企表态一览(部分)
中国中冶
未来会重点在主题乐园等新兴业务上成立主题公园技术研究院。
国机集团
培育发展未来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绿色新兴产业装备等新兴业务。
航天科工
希望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雄安新区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中国电子
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智慧城市、城市安防、智慧能源等方面积极谋划。
国投公司
继续发挥基金业务的既有优势,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新区建设。
招商局
综合运用上市融资、PPP、证券化等方式,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相关链接:
雄安区位条件好,开发程度较低 高起点建新区
人民日报:中石油等近30家央企已制定雄安发展策划
经济日报:聚焦雄安新区的战略定位
增强京津冀发展协同性的重大部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就雄安新区建设答记者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