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桂芳 周坤锋
20万元,可以买车、买奢侈品、租门店等。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嘲为“都市农民”,用20万元做了更有“情怀”的事儿:到郊区租一亩地,翻地、撒菜籽、收拾园子、修剪果树、浇水施肥……演绎现实版的“我有一亩地,郊区庄园春暖花开”。
他们为何远离都市去做“农民”?近日,河南商报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他们的“情怀”】
1
身份转换
退休教师郊区租地做“农民”
刘先生是郑州一所高校的退休教师。一生与书本打交道的他,在退休后,萌生了“种地”的想法。
刘先生说,自己患有两年的哮喘,空气质量不佳时咳嗽就比较严重。后来,他在朋友的私人花园住了半年,哮喘好了。这让他坚定了远离都市到农村“种地”的想法。
最终,他选择在荥阳的一处庄园租用一亩地,租期10年,一次性支付18.6万元。为此,他把郑州的一套房子租了出去,加上多年的积蓄,最终租了一亩地。
自从有了这个“菜园子”,刘先生就开始跟着当地村民学习农耕技巧,有时还自己翻阅书籍,揣摩如何给果树剪枝施肥等。
现在,他拾掇这个“菜园子”已有三年多,每天早晨六点多就到农场来,打太极、遛狗、打豆浆,再到地里摘几个萝卜切丝凉拌做早餐,拾掇“菜园子”,给桃树剪枝等。
三年下来,刘先生的哮喘也好了,身体的各种小不适也都消失了。刘先生说,自己很少待在郑州市区,“春节期间在市区待了半个月,哮喘就犯了。”
2
梦回桑梓
商人把菜园子打造成“江南水乡”
59岁的袁先生原本是江苏人,50多年前跟随家人来到郑州,随后经商。他喜欢侍弄花草虫鱼,在他的家中,花草、金鱼、萨克斯是他的三样宝贝。
“农场就像我的梦一样,呼唤着我回归自然,回归田园。”袁先生说。
2016年年底,他在荥阳一处庄园租一亩地作为“私人农场”,20万元租用25年,这个价格袁先生觉得很幸运。
自从“拥有”了这个菜园,袁先生就开始琢磨着把它打造成江南水乡,为了更有诗情画意,袁先生还亲自拉砖、挖沟,在园子里垒出了“小桥流水”景观。
在袁先生看来,他亲自栽种的蔬菜绿色健康。而这片园子的景观,有自己老家江苏“江南水乡”的味道。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袁先生说,现在许多人总是在不停地追逐过去,30岁时后悔20岁没有做的事,50岁时后悔40岁时没有做的事。“既然怀念,那就动手去做,去追求。”
现在,袁先生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去“农场”干活,晚上七八点才回家。虽然“农场”离家有四五十里地,可在袁先生看来,这份田园生活很值得“归去来”。
3
不忘初心
土地被征用后,仍想做老本行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样的诗句对于新郑的左飞(化名)而言,远远违背了租地的初衷。左飞是新郑市的村民,自家的土地在三年前因航空港区建设被征收,随后他就搬到新郑市区内生活。
可对于左飞来说,征地补贴的钱用于买车并不划算,他又没有更好的营生方式。2016年初,在得知新郑周边有庄园对外出租土地后,他在万邓路与郑新路交叉口的一处庄园内租了7分地,租期20年,一次性交付17.8万元。
左飞说,所租用的地块里面有一块空地可种果树,一个大棚可种蔬菜,还有一间房子用作休息室,这样的“土地”对于他这个以耕地为生的“纯农民”来说感到不可思议。
【观点】
租地是为了享受“村”的感觉
走在庄园里,“都市农民”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家都是一个村的”。
刘先生说,第一次跟着朋友体验郊区种地,就特别享受。他说当时感到儿时的生活又回来了,人也年轻了。尤其是“都市农民”与“都市农民”之间,你来我地里摘把菜,我去你地里讨个花生,不时在一起讨论下果树种养技巧,“那种质朴的、无任何功利心的交流,如同大家都生活在最原始的村庄里一样,和世外桃源差不多”。
为了“情怀”花费20万元,值得吗?刘先生认为“情怀”二字很难用金钱考量。他解释说,在第一次支付合同费用后,后面并不需要资金投入,即使找农业技术管家,费用也不过三四百元一个月,对于“情怀”真正投入的是“时间和精力”。
郑州某庄园一名工作人员王辉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注重体验性是客户选择在庄园租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辉说,在她接待的客户里,大家对基础设施、游玩场地、样板田地较为看重。在她看来,“都市农民”与“都市农民”之间的交流方式自然惬意,这在喧嚣的都市生活里难得一见。只要置身“村”里,就会自然而然放松下来。她认为这也是都市人群到郊区“租地”的重要原因。
相关链接:
系列评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海口5万余建筑农民工实行实名制 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海口农民贷款创业热情高涨
天价彩礼乱象不止:一些农民将女儿看成竞价商品
海南参合农民首次在外省享受新农合就医即时报销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