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正在科技创新论坛上发言。南海网记者叶俊一 实习生 孙梦聪摄
4月12日,以“南繁种世界源,中国稻世界粮”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开幕,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刘旭、朱英国、宋宝安、张洪程、陈温福、罗锡文等十大院士、数百名业内人士齐聚三亚,共赴一场关于水稻的约会。
4月的三亚,天气逐渐炎热,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的基地里,一块块整齐的稻田如棋盘罗列,其中的水稻有的在抽穗,有的已然灌浆,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粒看似再平常不过的稻谷,从选育、种植、收割、脱壳、煮熟到摆上人们的饭桌,却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和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并养育了人类万年。什么样的米才是好大米?什么样的米才是值得信赖的大米?4月12日,袁隆平等十大院士同台论“稻”,众多业内人士也分别发表各自看法,一场聚合专家、学者、种业企业、科研单位等的高层次论坛正在三亚进行。
当天上午的三亚论“稻”环节,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罗锡文、宋宝安分别以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水稻品种设计的分子基础与实践、中国粳稻现状及发展趋势、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水稻生产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为主题做论坛报告。院士们深入浅出的演讲,以及生动的图表展示,吸引参会者拍照记录。
陈志强向大家介绍水稻航天育种的情况。南海网记者 叶俊一 实习生孙梦聪 摄
当天下午,科技创新论坛与产业高峰论坛分别进行。其中,科技创新论坛重点围绕水稻研究进展、技术改良、种质创新等方面开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刘春明就水稻营养品质改良研究进展发表演讲,华智分子育种平台总监肖金华讲解了全基因组选择导向的水稻强优杂交种创制,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志强还向大家讲述了水稻航天生物育种研究及展望等。
产业高峰论坛围绕如何延伸水稻产业价值链发展方向,探讨将农技、稻米深加工、旅游等方面的优势资源融入到种业产业链中,在一二三产融合中寻求种业的价值增长点,从而提升赢利能力。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马国辉分享了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模式研究进展与展望,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潘国君专门针对寒地早粳稻育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提出思考,湖南省国际稻都农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黄崎还以《一带一路,中国稻路》为题发表演讲等。
相关链接:
海南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打造全国农旅融合典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