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大雨如期而至,正在建设中的凤翔公园恢复了宁静。
“如何提高湿地的运行效率,提高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雨中的美舍河边,邓新兵脚穿水胶鞋,头戴草帽,指着正在建设中的凤翔公园与来自中科院的专家进行着交流。
“你们回去别忘了熬碗姜汤喝。”邓新兵不时叮嘱因回家避雨而路过他身边的工人,而许多人却不知道2015年做完骨髓移植手术的他,身体尚未恢复。
晚上九点半,邓新兵交代完当天的工作,才返回休息。
作为一名28年从事城市生态修复工作的专家,邓新兵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有理想、有信念,为民办实事,以高度的敬业精神、精湛的专业能力和充满职业情怀的工作态度履行岗位职责,当好生态修复的“尖兵”。
敬业感染身边的人
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是邓新兵一直以来的精神支撑。
今年2月,邓新兵从三亚到海口,支援海口生态修复工作。初见邓新兵,稍显黝黑的脸庞,常年的户外工作在他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自1989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园林绿化专业以来,28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城市生态修复工作几乎占据了他的全部。
“邓新兵自今年2月到海口以来,一直蹲守在工程一线。”海口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谭小茹表示,由于邓新兵在2015年动的手术,还没有恢复,每天还要吃药,可他在工地上一呆就是一整天。
“下雨天,本来不让他到工地现场来的,但是为了让来自中科院的专家能够及时了解工程情况,他坚持自己带着专家前来进行实地调研。”谭小茹说,他的这种工作精神感动着身边的人,让大家拼劲十足。
“人做事要有精神支柱和追求。”邓新兵的敬业精神感染着身边的同事。金牛岭公园副主任黄青良说,每次邓新兵从三亚到海口,不管几点到,下车后第一时间都是直奔工地,了解工程的最新情况。
工程进度快、质量高,是邓新兵最高兴的事。“身边的人总说我太拼,但我觉得这只是做了本职工作。”邓新兵说,经过两个月的接触,自己已经跟项目和同事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这让原本3月份就返回三亚工作的他,下定决心要把治理工程做完再离开。
求知折服身边的人
28年来邓新兵始终投身在城市生态修复工作,使他积累了宝贵的城市生态修复经验,但他仍走在追求知识的路上。
“美舍河水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又庞大的综合性工程,它包含有水安全、水生态、水循环、水资源、水景观、水文化等一系列内容。”说起工作,邓新兵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对整个项目的进度、重难点、可能的突发事情等了如指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资源能源所负责人王晨说,在与邓新兵接触的过程中,邓新兵丰富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专业性让他受益匪浅。
“他总说,要想做好生态修复工程,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敢于吃苦深入一线。”王晨说,工作中的邓新兵,每天都会到工程一线去实地考察,身为专家的他,还经常向身边的人请教学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工程上,没有把握的事情,邓新兵都会提前进行调研,确保工程项目不出差错才开始实施。
“为了论证美舍河沿岸是否适合种植红树林,他不但邀请相关专家来进行指导,还多次徒步在海口白沙门等进行调研,摸清本地的树种特征、生长习性等,经过反复论证才确定种植红树林。”王晨说,在与邓新兵共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邓新兵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在工程设计上,他深入到美舍河沿岸的居民中进行调查,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来进行规划,让美舍河的生态修复工程充满了“乡愁”元素,赢得了一片赞誉。
“选择了这个工作,就要为此负责。”邓新兵表示,只有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够让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做得更好。
温暖凝聚身边的人
做工作要倾注感情,一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
在邓新兵心里,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建设者,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不可或缺。
“他很接地气,这也是他能够在短短时间里融入到美舍河生态修复团队的原因。”同事们说,在邓新兵心里,最重要的就是工人的安全。在水生态修复工程中,水的盐度、潮位的高低等,需要有专人盯着进行测量,他首先确保每个测量点安全之后,才安排人员进行盯点,并经常询问工人的情况,这让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暖暖的。
“从毕业,我就开始从事城市生态修复工作,一路走来,让我明白:要想把工程做好,在上面需要倾注许多感情。” 在2015年手术前,医生告诉他手术成功的把握只有60%……“手术之后我一直在想,经历了,才感觉到生命的短暂,总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做得不好。所以说,在今后的每一天我要把更多的热情倾注到工作中,让城市焕新。”
记者杜润涛
(海口网4月17日讯)
相关链接:
污水排查千般苦汗水浇筑一渠清 致海口生态修复劳动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