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茶村“美社有个房”民宿点,每到周末,一批批的游客前来采摘玉兰瓜、品尝地道的乡村美食、住民宿体验乡村乐趣……
如今,来施茶村的游客日趋增多,这不仅因为施茶村路通景美名气大,还因为这里通了一条无形的“高速路”——光纤宽带。随着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的启动,让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畅享“互联网+”带来的红利。
功能强大的“村淘”站
14日上午,记者来到互联网农业小镇美社村服务中心,信息员王小丽早已守候在此。
“村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很广,村民可交纳手机费、电费、电视费、新农合等,可以查询社保,我们还可以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网购等。”王小丽说,村民种出农产品,可由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运营商中海网农公司收购,做好检测后,再统一筛选、包装,然后通过互联网售卖。对于不会上网操作的村民,可来村服务中心由工作人员帮助上网网购,目前村民网上购买农资、衣服、婴童用品较多。
记者见顺丰快递、村邮站都在这里设立了收寄点,村民网购的物品送到村服务中心,然后打电话通知村民前来领取。村民如网售物品,也可以通过村服务中心包装发货。
王小丽是土生土长的美社村人,去年大学毕业后成功应聘进中海网农公司,如愿在家门口上班。她每天除了驻守服务中心外,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负责施茶村信息采集。
施茶村种植的黑豆、红芝麻、生姜、地瓜等农产品富硒,产量少加上缺乏宣传推广,一直“藏在深闺”少人问津,且卖不上好价钱。随着互联网进村,如今通过“海岛生活”、“火山公社”、“优电联盟”等线上平台宣传推广,身价翻倍,“以前黑豆每斤卖不到10元,现网上销售单价最高达每斤50元。”石山互联网运营中心副主任欧贻师说。
改变了的生产加工方式
“过去我们愁如何卖出产品,现在我们愁如何种出好产品?”施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洪义乾笑称,以前村民种出农产品再到市场销售,现在村民不再为优质农产品销路犯愁,一年四季先接订单,再生产种植。
今年,村民种植的荔枝王还处在开花期,网上开始预售后,提早就被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和客户支付订金并下单。
春藏村村民陈其昌多年来坚持养殖山鸡,原来养殖100多只山鸡,因卖不出去,最后只能以普通鸡和鸡蛋的价钱销售。互联网进村,他将1000只的山鸡养殖规模扩大到现在的3000只,每天的产蛋量为300枚。他的山鸡及山鸡蛋通过“火山公社”宣传包装,现在全部被海口一家公司订购并通过网络销售,由于是“限量版”供应,很多喜爱他家产品的市民,专门从海口开车上门抢购。
“互联网就是好,我现是网上先接订单,再加工。”这话出自美社村50多岁村民王建平之口,多少让人有此惊异,王建平有加工根雕与老船木工艺家具的手艺,以前加工出来的产品堆满他家小院,为了打开根雕与老船木家具的销路,他在海口四处找老板订购,即使价钱相比专卖店低很多,但销路仍难打开。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善于学习钻研的王建平购买了电脑、相机,他将自家产品拍照后发到网上,或通过村运营服务中心“海岛生活”网络销售平台宣传,识货的行家很快将他家原库存的产品抢购一空,还纷纷预订产品。王建平说,他现在每月根雕与船木家具销售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
洪义乾介绍,互联网进村后,带动了施茶村特色种养的发展,现该村已形成石斛、根雕、盆景、山鸡、养蜂、种植黑豆、红芝麻等经济产业。
羡慕人的“互联网+”生活
在火山石斛基地,不蓄水的火山石泛出青灰色,长在石头上的石斛显得没了精神。“需要浇水了。”只见施茶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部主任李武掏出手机,点击农业系统控制软件上的浇水按钮,种植园的喷灌系统开始喷出细密的水雾。
“监控、浇水等以往费时费力的工作,现在用一台手机就能操作。”李武说,基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实现对石斛基地的全天候自动化监控管理。
村委会准备拿村里土地出租,与海南一公司合作打造火山玫瑰庄园。按以往,这需要村、组通过广播通知,再层层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才能完成这一集体事务的表决。而该村在前期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施茶村民代表”微信群,全程征求村民代表意见,几个小时内就一致通过这一集体决议,村民在网上全程见证了村干部与该公司签约过程。
吴洪村村民吴多友说,“现在上网、玩微信,我们村民一样不能少。方便、快捷又节省成本,还能学到知识、网上谈生意、帮助发家致富。”他细说着互联网进村带给大伙的乐趣与红利。
记者谢大强 通讯员陈创淼 郑峻敬 实习生周超
(海口网4月17日讯)
相关链接:
海口逾1500家互联网企业 产业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