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新数据的陆续出炉,中国经济再次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日前,不少经济界人士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措施大力推进和外部性、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一季度经济继续回暖已成定局。同时,中国经济结构得以优化,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为全年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需进一步做细做实,从而为中国经济实现华丽转型积聚新动能。
改革促进经济回暖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将正式发布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不过,从已经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工业增加值、进出口增速、全社会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利润等相关数据来看,中国一季度经济回暖已成定局。
在日前人民网和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共同举行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经济回暖的原因需关注三个方面:首先是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去产能措施开始发力,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改革带动了上游产品价格回升,进而提升了相关企业利润。其次,美、日、俄等国家经济有所好转,带动了外贸。第三,房地产行业带动的产业链条变长,同时叠加了一部分经济自身的周期性影响。
事实上,供给侧改革对经济回暖的“加温”作用在近日公布的央企运行情况中就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
今年以来,一些处于传统行业的央企稳步推进去产能工作,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整合资源培育高附加值产品。石油石化企业调整优化柴汽比,提高毛利水平;钢铁企业增加中厚板、冷轧薄板等产品比重,中高端产品产量显著增多。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120亿元,同比增长23.2%,开启了传统、新兴行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双引擎”。
关键环节仍需做实
专家指出,中国经济近年来承受下行压力,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主要是结构性失衡、经济循环不畅。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激发经济自发增长方面仍有待提升,需进一步将关键环节的改革做细做实。
例如,对于如何降成本这一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指出,所有的减税降负活动需要同时伴有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相互支持和配套,才能切实保证减轻企业负担的效果。“地方政府要有自己稳定的财政收入体系。如果不是这样,减税浪潮冲击下的地方政府很可能会想一些别的办法组织收入,这样就会对冲中央政府减税降费的效果。”冯俏彬说。
再例如,在去杠杆方面,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苏罡认为,养老金从全球来看都是期限最长、最稳定,更加追求长期回报的资金,而进一步加大养老资金的积累,有可能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杠杆带来意想不到的推动力。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指出,培育中国经济新动能离不开新实体经济,而后者应是能够有效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环保可持续的新型经济业态。因此,在未来的供给侧改革中,应注意依靠新科学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投资范式、新产权环境,同时走“天生全球化”的道路。
华丽转型前景看好
虽然仅凭一季度经济情况就判断中国经济将持续大幅升温或许为时尚早,但经济界人士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华丽转型的前景却普遍持乐观态度。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在对比中美经济发展形势时指出,中国工业规模领先、基础设施质量高、有巨额的外汇储备、经常账户享有顺差、公共债务率比美国低,因此总体来看,尽管美国经济还是领先中国,但是双方差距正在缩小。
诺亚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金海年预计,未来中国新供给会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新科技。科技研发跟资本、市场、产业结合,进入良性循环。二是新经济。中国将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站在全球化角度重新进行产业分工,进一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三是新资本。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将会进一步回归,注重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实现创新和风险的平衡。四是新资源。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资源与创新都将成为未来增量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专家认为,未来中国应该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组合框架下,不断总结“三去一降一补”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统筹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步伐,从而实现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一步“加温”。
相关链接:
陈东琪:抓紧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