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费消费模式,在都市生活中很常见。打开钱包看看,很多人都有美容卡、美发卡、健身卡、洗车卡,甚至在小区水果店都办了会员卡。这种消费模式,说白了就是先交钱后消费,提前为以后的消费买了单,以后直接刷卡,简单方便。
预付费消费模式,深受商家的青睐。因为商家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利益套现,还能提前“锁定”顾客,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另一方面,这种消费模式对顾客也颇具吸引力。虽说要先充值,但毕竟还是花在自己身上,并且商家一般都会许诺丰厚的回报,比如充值越多折扣越高、充多少送多少,还有优先办业务等附加服务。商家与顾客各得其所,可谓双赢。
但这种双赢,无疑要建立在双方遵守契约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中,预付费消费的陷阱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比如我小小年纪就多次体验办卡的尴尬,大学时在学校周边办了张理发卡,一年后钱没用完,人家说过期了!工作后办理发卡,这家店逢年过节、隔三差五就“断网”,卡不能刷,只能另付现金。身边还有朋友“斥巨资”投身健身事业,结果没两个月,健身房关门大吉,老板玩“人间蒸发”……
近年来,预付费消费从霸王条款、合同欺诈到老板“跑路”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大痛点。对此,到底应该怎么管?谁来管?
在我看来,首先可以设门槛。目前,商家“一言不合”就推销会员卡,但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看,这种预付费卡不应该想发就发、任性胡来。对此,工商部门不妨牵头对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全面备案,在资质上设置一定的门槛。另一方面,针对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工商部门网站上可以对商家的注册信息、投诉数量、解决纠纷质量等信息予以公布,让消费者在办卡前得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商家的情况。
其次,应该有规范。预付费业务不是不能开展,关键在于怎么开展。生活中,消费者常常在商家的宣传攻势下答应办卡,没有合同,只有口头承诺,没有细节,只有大而化之的介绍,为以后的纠纷埋下了伏笔。在这方面,监管部门可考虑要求商家使用统一格式的合同,规避合同陷阱,给消费者设置“反悔权”等,为消费者权益增加“保护伞”。
此外,最关键的还是对资金的管理。预付费消费,最怕的就是老板卷款逃跑、店铺“突然倒闭”。当前从线下到线上,预付费模式相当流行,充值金额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对此有必要设置规范、加强监管,通过企业缴纳保证金、探索第三方存管制度等,真正减少“人去钱空”的风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