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星吸毒到卖淫嫖娼,再到刑事案件,“破获”许许多多大案,似乎无处不在的“BJCYQZ”(北京朝阳群众)被人们戏称为与中情局、克格勃、摩萨德、军情六处并列的“世界第五大王牌情报组织”。
近日北京又迎来新一弹房地产政策,这一次,实力超群的“朝阳群众”可能将吸收一股新鲜血液——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机构,他们的任务是“反洗钱”。
4月20日,央行北京营管部、北京住建部、银监会北京监管局三部门下发《关于北京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通知》称,为预防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维护房产交易秩序,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开展房产交易时,应履行反洗钱义务。
政策要求如下:
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房、房地产经纪机构在提供二手房买卖经纪服务时,应对房屋交易当事人身份信息进行核对、登记,并在房屋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环节,要求交易当事人填写确认相关的身份识别表,上传有效身份证件、企业营业执照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信息。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房、房地产经纪机构在提供二手房买卖经纪服务时,应要求房屋交易当事人购房款以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且必须使用出卖人和买受人的银行账户,通过预售资金、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专用账户进行资金支付;如发生退款行为,应按原支付途径,将资金退回出卖人和买受人银行账户。确需使用现金支付的,需经由买卖双方银行账户完成,办理该业务的商业银行需按照反洗钱相关规定,对当日单笔或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现金缴存报告大额交易。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在售房、提供经纪服务中,有承担识别可疑交易的义务和责任。发现可疑交易行为,应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告。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对在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义务中获得的出卖人和买受人身份信息,应当妥善保管,并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政策比较复杂,小编给你简化成三句话:
1、卖房、买房都得用自己的银行账户。
2、不能用现金交易,手头买房的现金必须存进银行进行交易。
3、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对可疑交易须得上报。
对买房卖房的人有何影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对99.9%的人来说不会有任何影响。
从二手房交易来看,北京当下二手房交易100%都有资金监管。
张大伟表示,在建委做资金监管,买卖双方需要预留以下信息:
a。买卖双方必须预留本人或共有人的户名和账号;
b。单位买卖房屋需要预留单位的账户信息,但必须要在网签前去核实开户时银行留存的证件,银行开卡时的证件必须与核验或资质时一致,否则生成不网签,如不一致需按要求重新卡新的对公业务银行卡。
而新房交易价格一般而言相对透明,如果贷款也要通过征信审核。
事实上,在现有交易环境之下,“用自己的银行账户”以及“不用现金交易”都已经普遍实施。北京楼市限购,买房需得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加之,所有交易都是网签交易,并不存在匿名买房的可能性。
现金交易就更少了,你想想,在北京买套房动辄300-500万元,不少都上千万,在车上装一后备箱的现金都未必够交易,而且还有现钞真假的问题,谁愿意把房卖给这样的人?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新政最大的影响是让中介机构和开发商变成“朝阳群众”,因为可疑交易需要上报了。还记得2013年被曝出在北京有几十套房产的“房姐”龚爱爱吗?新政一出台,以后再查到类似的“房姐”、“房哥”,卖房的中介和开发商就要负责了。
什么是可疑交易?谁会受到影响?
张大伟认为,就二手房交易来说,网签部分资金需要全部纳入监管,选择按揭贷款的交易,也全部需要银行审核,那么剩下的就是全款购房了。
对于没有资金来源甄别能力的开发商和中介机构来说,以后它们可能会申报所有异常、甚至可能是所有的全款交易,以避免将来出现未尽到义务的可能性。
张大伟强调,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公开过一起通过房产交易过程发现洗钱行为的案例。“洗钱”大部分都是在发现贪官、涉黑等行为后,追溯资金,在房地产交易中发现的。
那么未来,借名额购房现象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这类交易一般都是全款买房,由于实际操作中难以辨别,可能都会受到更严格的审查。
此外,年轻单身女性全款购买价格高昂的房子可能也会被列入可疑交易名单。
以前对开发商来说,大额全款购买的客户肯定是优质客户,不过新规一出,这样的交易必须上报,如果不上报,被发现后,开发商或中介可能会受到惩罚。未来开发商和中介可能成为发现腐败或者洗钱行为的“朝阳群众”。
相关链接:
为楼市降温的措施将自4月起影响投资
一季度北上广深土地供应同比翻倍 楼市继续降温
北京3.17楼市调控满月:成交降温 官方发力购租并举
秦皇岛楼市限购:外地户籍家庭暂不得购买二套房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