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逝世纪念日。
每年这一天,在塞万提斯的故乡西班牙,人们都会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位蜚声世界的作家以及他的不朽巨著《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作为西语文学世界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其雕塑遍布西班牙全国各地——在首都马德里市中心的西班牙广场便伫立着一组铜像,铜像的主人公是作家本人及其笔下人物堂吉诃德和桑丘主仆。
但事实上塞万提斯本人生前并未留下画像,所有对他面容的塑造都是根据他自述的一段文字加工而成:“尖下巴,栗色头发,光洁的额头,明朗的眼睛,鹰钩鼻。”而这一形象又与他笔下瘦削的穷乡绅堂吉诃德有些不谋而合。
在许多人心目中,对塞万提斯的热爱与对堂吉诃德的追寻早已融为一体。
近年来,西班牙文化界根据《堂吉诃德》一书复原了一条“堂吉诃德之路”,以供迷恋小说的书迷们追溯那位“疯疯癫癫的骑士”的足迹。
这条线路全长2500公里,贯穿148个市镇,串联起了书中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卡斯蒂亚-拉曼查地区的历史古迹和自然风貌,因此也在2007年被欧洲理事会授予欧洲文化线路奖。
在“堂吉诃德之路”上,不可错过的一处景观自然是书中主人公大战“巨人”的风车小镇。这座名为坎波-德克里普塔纳的小城在塞万提斯时代共有34座风车磨坊,它们伫立在高高的山丘顶上,在卡斯蒂亚地区全年呼啸不止的大风里齐齐转动。
这一壮观的情景给了时任收税员、来到当地征收税赋的塞万提斯以灵感,并在他的笔下成了堂吉诃德对抗风车的经典一幕。
如今,在坎波-德克里普塔纳的山顶仍存留着十座保存完好的风车,其中3座依旧装配着机械装置,在大风的日子里可开动磨面。
这片西班牙现存最大的古风车聚集群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朝圣”,他们沿着蜿蜒的小巷一路登上山顶,抬头仰视这些巨大的古老建筑,揣想着堂吉诃德手执长矛冲向风车的可笑与可叹,与故事里的人物穿越时空相遇。
距离坎波-德克里普塔纳不到20公里的小镇埃尔托沃索是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心上人”杜尔西内亚的故乡,因此也成为“堂吉诃德之路”的重要一站。
在这座安静的市镇里,小巷旁的房屋墙上悬挂着石牌,上面铭刻有摘录自《堂吉诃德》一书的名句。“杜尔西内亚之家”成为那位并不存在的迷人女郎的栖身之所,建筑内部的装饰恰如其分地还原了16世纪西班牙民居的风貌。
镇中心广场附近一座面积不大的塞万提斯博物馆更令人称奇:在这里陈列了近500本不同版本的《堂吉诃德》,其中最“迷你”的版本仅有半个手掌大小,最庞大的版本长约1.5米、宽1米、重168公斤,由巴塞罗那一所中学的师生花费8年时间手抄完成。
这座博物馆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镇长萌生了建立一所以塞万提斯为主题的纪念馆的想法,他致电当时驻西班牙的各国大使,希望得到以各国语言印刷的《堂吉诃德》译本。
这一创意得到了各国使馆的支持,由各国元首、政要签名的不同语言版本的《堂吉诃德》陆续送达,其中不仅包括常见的英语、法语等欧洲语言译本,也不乏来自日本、韩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出版物。仅仅中文译本一项便包括了由贺玉波、杨绛、赵振江和董燕生分别翻译的不同版本。
为什么《堂吉诃德》在出版400多年后的今天仍如此令人着迷?
热爱这本小说的当地导游罗萨里奥给出了她的答案:“这本书就像一本西班牙16世纪的百科全书,里面包罗万象,人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解读。有的人认为它荒诞可笑;有的人从里面看到了理想主义者被现实打败的悲哀;有的人认为它为劳苦大众发声;有的人赞美它对自由的主张;更有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书中关于牧羊女马尔塞拉的一段描述使这本书成为世界上第一本宣扬女权的小说,马尔塞拉发出的‘美丽无罪,我生而自由’的呼喊在400多年前堪称石破天惊。”
今年是塞万提斯逝世401周年。这位生前穷困潦倒的作家不会想到,在他离世4个世纪后,人们仍在传诵他的作品,追寻堂吉诃德的传奇。
风车的转动或有一天将静止,但文字、书籍,以及骑着瘦马而来的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却将跨越时间永生。
相关链接:
从“读书好”走向“读好书”
广西启动家庭亲子阅读活动 倡议父母多陪孩子读书
读书大数据告诉你,国人阅读呈现社交化等四大特征
专家谈阅读:我们的问题不是读书少,而是读不深
世界读书日 习近平推荐的这些书单你都看了吗?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