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种药品进入医保谈判范围
抗肿瘤、调节免疫类药物占半数;专家称能否以降价“换”市场,要考虑竞品进入医保目录情况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确定了纳入2017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谈判范围的44个品种名单,涉及32家企业,其中:19个国产品种,涉及18家中国本土企业;25个进口品种,涉及14家外资企业。在国产品种中,涉及10家A股上市公司的11个品种,部分产品为公司主力产品。
专家表示,降价幅度将成为最终能否进入医保目录的重要考量因素。进入医保目录后,能否以降价“换”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竞品进入医保目录的情况。
1个品种放弃医保药品谈判
2017年2月,人社部网站公布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新增45个拟谈判药品。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甫曾表示,考虑到部分药品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价格较为昂贵,按现行价格纳入目录可能给医保基金带来较大压力,专家同步评审确定了45个拟谈判药品,下一步将通过谈判适当降低价格后再纳入目录。在确认相关企业是否具有谈判意向后,向社会公布拟谈判药品名单并按相关程序组织谈判,将达成一致的品种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上周,人社部发布最终名单,确定44个药品品种纳入2017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谈判范围。也就是说,有1个品种放弃了药品谈判。
新京报记者查询、统计发现,44个药品包括19种国产药品、25种进口药品。其中,化学药品占据半壁江山,共有22个品种入围,生物制品为14个,中成药8个。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进入谈判范围的品种体现了六大特点:进入谈判目录的药品大部分为患者刚需,临床价值高,价格较高的专利,独家药品国产替代,对国产创新药和中药的支持,肿瘤药和心血管药是重点领域。
抗肿瘤、调节免疫类药物成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药品治疗疾病来看,谈判目录覆盖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等十多个领域。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品种数量为22个,成为绝对“主角”。
以进入谈判目录范围的西妥昔单抗注射液为例,这是一种高活性的IgG1单克隆抗体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可降低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的入侵和肿瘤细胞向新部位扩散的速度,已在全球90多个国家获得了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和头颈鳞状细胞癌的上市许可。截至2017年4月,我国已经有11个城市将西妥昔单抗纳入医保。
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燕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是否能医保报销是不少包括结直肠癌患者在内的肿瘤患者在选择药物时的首要考虑因素,而非疗效。“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对肿瘤患者来说,治疗周期的延长是最明显的变化,这对于肿瘤患者的愈后情况和生存期有重要意义。有些药物,越早使用,能够更好地控制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后,药物的效价比会降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