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0日,世界最大学术出版机构之一的施普林格出版社发表撤稿声明,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撤回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5年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107篇论文全部和中国研究机构有关,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4月23日《华商报》)
107篇造假论文,125家研究机构,524名中国医生,这次集体论文造假,着实造出了不小的“规模”。原因在于,论文作者通过第三方作弊中介投稿,伪造虚假同行评审,变相“助推”论文发表。换言之,论文作者钻了同行评审的空子,“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看似是同行评审机制存在漏洞所致,实则暴露出医生晋升、职称评定等机制不健全的深层次问题。
此次撤稿事件中,相比高校研究人员,国内各大医院成了重灾区。医生身影的出现,与目前国内医生评价体系不无关系。有的医院以发表论文或论文数量为评价导向,有的医院对发表论文的期刊级别有硬性要求,当论文成为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硬杠杠,其功利属性就会放大,从而溢出到市场。随之而来的是,产业市场形成攻守同盟,类似于同行评审等机制失灵。而且,同行评审及投稿过程中的造假问题是全球性的,并非任何国家所特有。
既然审查机制已经出现问题,当务之急是理清各方责任,猛药去疴。过去两年,《肿瘤生物学》就进行过两次“清理”,并且批量撤稿,论文存在评议造假并非首次。亦即说明,此前发现的机制漏洞没有得到及时补救,早已出现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格等问题。
同时,我们更要刀俎向内、革除积弊。为约束造假论文作者、第三方作弊机构,虽然催生了一系列“严刑峻法”,却并未彻底终结论文造假产业链,蔓延势头反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对比中外,深谙中国论文造假的成本有多低廉。一名中国学者被发现造假,面临的可能只是“收回研究经费”这样的处罚。如在欧美日韩各国,造假者将可能因欺诈、挪用公款而坐牢,以及被取消教授职位和学位。违法成本若不足以震慑到造假者和投机者的心灵,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些“小小惩罚”自然止不住他们铤而走险的脚步。
就此事而言,该医治的还不只是涉嫌造假的医生和第三方作弊机构,同行评审机制也是该医治的“病”。任何一项评审机制,可能存在哪些漏洞,可能让哪些人从中获利,都需要进行全方位考量。而当出现问题、发现问题以后,理应及时终结问题。纵深往里看,论文造假的瘤疾久治不愈,关键还因“唯论文论”的评价机制太刻板。在定身份、论待遇的问题上,我们赋予它的权重过大。尝试实行多样化的业绩评价机制,增加其他更能体现学术水平和稳固学术品质的指标,该是当前更应关切和解决的难题。(磊磊)
相关链接:
惩治学术不端重在破除 “唯论文定人才 ”
107篇论文被撤,学术组织要举起板子
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一篇论文?论文和职称晋升挂钩
河北传媒学院教师论文被指抄公号 抄自3篇文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