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将在线词典、语料库与眼动技术三者结合,我设计的这款智能眼镜,能自动识别出人们在阅读英文时遇到的词汇障碍,并能贴心地显示出它的中文含义”,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阎旭25日对记者介绍了自己参加上海交大首届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意大赛胜出并获得立项论证的设计作品“辅助阅读智能眼镜”。
阎旭说,这款眼镜的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异,只是在镜片上加入了眼球轨迹追踪系统,实时监测读者注视点的变化。
“如果读者在某个单词上目光停留时间过长,就说明对单词不熟悉或不认识,这时镜片上的扫描框就会自动定位到该单词并进行识别,同时传输到在线词典或语料库,自动查询单词释义,再投射在镜片上。当注视点继续移动时,镜片上的释义就会消失并恢复原来的状态。整个识别过程的时间远远小于用手机或词典输入单词再查询”,阎旭解释道。
谈及设计初衷,她说这个创意需求来自于自己和同学在学习英语时被生词困扰的亲身经历,而发明“识词眼镜”又是受到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吕宝粮教授关于眼动仪的实验课启发。得知“源创杯”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意大赛举办,这位大二女生在本次大赛开始了她的构思。为了了解这款产品的潜在市场,她还对各个专业的同学展开了问卷调查。
图为上海交大大二学生阎旭设想的“辅助阅读智能眼镜”效果图。 许婧 摄经过几轮评审,该项目进入到优胜作品行列,大赛组委会特地找到吕宝粮教授及张丽清教授作为“智能眼镜”项目的辅导专家。张丽清对阎旭进行了一对一指导,为她讲解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以及项目的优化方案。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观察团后续也将安排创业导师,为提案未来的实际性发展提供跟踪性的支持。
“颠覆性技术改变世界的巨大作用已经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关新平介绍说,本次大赛收到3000多个关于未来技术的畅想,覆盖先进制造、新材料等10个专业方向,包括科技预判,科技畅想,原始创新技术,还有多项技术交叉集成有望取得颠覆式应用效果的创新。提案者既有长期从事专业领域研究的老师,也有新进入校的大一学生。最终,按照评审规则共计17项作品方案胜出。
关新平称,此次大赛对参赛作品的定位更加强调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从评审标准上来说,重点要求评价其概念的新颖性、科学思想的原创性及合理性并引导参赛者对技术方案的风险进行一定的识别。
本次比赛还设置了跟踪支持的特殊机制,组委会在大赛进行过程以及赛后将分别组织来自国家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国家重点行业的专家对大赛作品进行分类引导。目前遴选了5个拟采纳项目进行立项论证。
此外,大赛协办单位-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在赛后组织国内知名创投公司独立地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从中挑选具有市场潜力的作品进行双创辅导,最大程度的对师生们的穿新创意提案进行多种渠道的支持。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孟光表示,颠覆性技术和颠覆式创新的特点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颠覆性技术改变世界的巨大作用已经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中国必须要高度关注。这个大赛不仅在校园内更在整个社会引起了对颠覆性技术和颠覆式创新的关注和热议,营造了非常好的创新氛围。(完)
相关链接:
上海交大医学院:“持续供给”方能精准帮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