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印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标志着“中国绿卡”便利化改革正式启动。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中国“绿卡”升级释放了什么信号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7-04-27 08:21

  近日,公安部印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标志着“中国绿卡”便利化改革正式启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逐渐成为国际人才的向往之地。近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公布,2016年,来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专家及其他外国人员超过90万人次。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向外籍人才发放福利,为他们入境、在华居留和永久居留提供更大便利。

  中国“绿卡”曾经“很低调”

  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被俗称为中国“绿卡”,是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合法身份证件。持中国“绿卡”的外国人,在中国居留期限将不受限制,可凭护照和“绿卡”出入中国国境,无需另行办理签证。

  中国于2004年推出“绿卡”计划,从2004年至2013年只发出了7000余张,门槛高、审批周期长,一度造成了中国“绿卡”不“绿”的尴尬境地,“史上最难”的称号也随之而来。

  2016年,中国公安部共批准1576名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这个数字相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63%;然而,当年来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人员已超过90万人次,这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人有申请在华永居的意愿。

  绿卡“更新”功能“升级”

  永居制度是各国开展人才竞争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开放程度的主要表现。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华投资、工作、生活,中国永久居留的情况也在改变。

  近日,公安部印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此次改革最大的变化,是将现行证件名称“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更名为“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两字之差,凸显出新版证件的身份证明功能。新卡按照中国居民二代身份证技术标准嵌入芯片。同时,中国还将改造铁路、民航、银行、宾馆等信息系统,以方便“绿卡”使用。

  改革完成后,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的实用效能将大幅提升,新增的机读核验功能也将进一步便利持证人在华工作和生活。

  打造世界人才磁场

  近年来,中国在出入境管理政策上不断创新,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探索实施人才申请市场化渠道、外籍华人优惠政策、身份转换制度、积分评估制等更加灵活便利的人才永久居留制度,推出一系列支持各地创新发展的便利政策措施。

  “无论是自贸试验区还是‘一带一路’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参与其中不仅是找到一份工作,做出一番事业,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可能迎来“进大于出”的人才历史拐点,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中国“绿卡”也将紧跟时代节奏,助力打造“一带一路”人才“磁场”。

 

 

 

 

相关链接:

三亚加强水产品安全监管部署2017年伏季休渔工作
海口龙华区获2016年度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A级评定
为保护儿童健康 全国各地共筑疫苗安全屏障
78家网贷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等保三级认证

 

相关链接:
78家网贷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等保三级认证
为保护儿童健康 全国各地共筑疫苗安全屏障
三亚加强水产品安全监管部署2017年伏季休渔工作
海口龙华区获2016年度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A级评定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杨海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