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想太多”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的航天员翟志刚,需身着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作业,实现中国航天的首次太空漫步。
而当时“飞天”舱外服头盔上的照明和报警系统,就是由刘劲松作为项目指挥,带领团队自主设计研发的特种光源。然而,翟志刚宇航服上配备的产品是国内首个此类产品,完全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
“出问题就是我们最大的困难,一定要把问题全部暴露在地面训练场。”三天后,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
与此同时,安徽芜湖的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内,包括刘劲松在内的全所人的目光,也都紧紧盯着眼前直播的大屏幕,忐忑、紧张......
“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成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最前方传来的喜讯,让一向低调、沉稳的刘劲松,也激动地拍手叫好。前几日,他带领记者参观展示厅,经由神七照明、报警系统时,语速一直不紧不慢的他突然顿了一下。
“这是关乎宇航员生命系统的关键装备。”舱外服照明灯,安装在防护头盔外表的两侧,用于提供阴影区胸前控制台照明,而报警系统则用于系统出现异常或故障情况下,及时为航天员提供发光报警。
神七的舱外航天服,重达120公斤,可支持4个小时的舱外活动……2005年2月,研究所便接到了舱外照明灯和灯光报警装置的研制任务,这是他们首次承担载人航天配套任务。
刘劲松在查看实验室设备。
期间,刘劲松带领特种光源团队成员进行了多次工艺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没有谁一开始做事,想着这是工匠精神的激励,我们就是踏踏实实把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做好。碰到问题、解决问题,以满足国家装备急需为首要任务。”
为了确保产品的原材料质量,他带领物资采购部门亲自去各原材料厂家选材,并进行试验验证。一个月的时间,在很多人看来,悠闲地过几个周末就过去了。但对于刘劲松团队来说,却要按照秒来计算。
这种踏实劲儿,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科技计划处副处长张丽体会深刻,“当时,研究所缺乏载人航天环境试验设备,刘所长便亲自带着设计好的试验产品,去北京航天总体单位开展环境摸底试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