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5月2日电(记者叶前 周强)传说中的伶仃洋。
凌晨2:30,记者抵达位于珠海淇澳岛的码头,等待坐船前往伶仃洋上的施工点: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以西约1公里处洋面。
凌晨3:00,船准时离开港口。没有想象中的颠簸,一个半小时后记者抵达了施工点,带上长枪短炮上了另一艘固定的新闻采访船。
选择这个时间点,是因为这时候的海洋比较“温和”,风平浪静最适宜进行这一高难度又高精度的水下作业。
5:53,接头吊装沉放开始。
接头是一个巨大的楔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长12米,重6000吨,相当于25架空客A380飞机的重量。
用来吊装的是一艘30万吨级轮船改造的起重船,长近300米,宽近60米,其“臂力”达到12000吨。
难点不在于重量,而是这么一个“巨无霸”需要被精准安装到海底28米深处的正好相同长度的空间,像个楔子一样卡进去。
考虑风力、海流、浮力等多种因素,误差只允许在1.5厘米以内。也就是说,接头要在安装位置上方始终以1.5厘米左右的平面误差缓慢下沉实现对接,这无异于“海底穿针”。
如何吊出1.5厘米的精度?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起重船在水中稳住,吊装时几乎“纹丝不动”。这艘大船水下锚缆定位,用10根长2500米、直径8.4厘米的钢缆固定;同时在接头吊装旋转和入水的过程中,连续调整压载水以保持船舶姿态,旋转和沉放速度与船舶压载相匹配。
记者几乎看不到船体有任何移动,它如同海面上升起的一座固定平台。
如此重量对于吊带的误差精度也有超常规要求。按照常规标准,吊带的长度误差可以在2%以内,那么这次使用的120米长的吊带长度误差可达2米多。
为此,此次使用的4根专用吊带,由13万余根高强纤维丝组成,长度误差达到正负5厘米的标准,比常规吊带精度提高了数十倍。
从凌晨到下午宣布对接成功,差不多12个小时。但这还没完,对接成功后,施工人员将进入深海的隧道内部将接头焊接到位,成为永久性结构。
从港珠澳大桥这个概念提出,围绕着它的就是诸如世界性难题、技术突破等词汇。
这座大桥集中了一系列“世界之最”:最长跨度,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钢结构桥梁;最大的沉管隧道,单节排水量近8万吨……
“世界之最”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这里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航道,每天有4000多艘船只穿行;靠近香港和澳门机场,必须在限高范围内施工;大桥与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区重叠,必须在建设和使用中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这也是为什么大桥使用更复杂桥-隧一体的结构。
大桥的另一个突破是“时间”。目前,一般桥梁的设计定位均为“百年工程”,即使用寿命100年,港珠澳大桥则可以“活到120岁”。
这背后是中国桥梁科学家依靠30多年的海洋水文数据,创新海洋防腐抗震技术。
大桥是建出来的,也是“制造”出来的。
像“搭积木”一样,先在中山、东莞等地的工厂里把桥墩、桥面、钢箱梁、钢管桩统统做好,再一块块、一层层、一段段的组装起来——首次实现“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建设理念。今天吊装沉放的最终接头,就好比港珠澳大桥这个大模型要拼的“最后一块积木”。
经过六年的艰苦施工,港珠澳大桥眼下已如一条巨龙,腾跃在伶仃洋上空。
和大桥建设者的交流,让人切身感受到,作为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环保要求最高、建设要求最高的“超级工程”之一,这座跨海大桥汇集了一大批“中国装备”,采用了一系列“中国工法”,诞生了一整套“中国标准”,碧海变通途的背后是“中国力量”。
相关链接:
【劳动的力量·中国跨度】广东珠海: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即将全线贯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