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可降解地膜。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5月5日上午,在三亚市常年蔬菜应急调控保障基地,60亩种植西葫芦、青瓜等瓜菜的土地,披上了黑色可降解地膜,与周边使用灰色传统地膜的地块呈现明显对比。这也是我省首次实地应用可降解地膜。
“这种地膜与传统地膜不同,可实现自动降解,并可控制降解周期。”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中心主任杨小锋介绍,该院2016年引进山东农业大学可降解地膜在三亚进行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全生物降解地膜配方,开发出了2种适合热带地区的生物可降解地膜,降解周期分别为3个月与6个月,满足海南大部分农作物种植需求。
此次在海南成功“落地”的可降解地膜,利用全生物降解共聚酯树脂支化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共聚酯(PBAT)、聚乳酸(PLA)、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作为地膜主要组成分子,地膜完全降解后将转化为水、二氧化碳与生物质,并最终成为农作物的肥料来源之一,从而提升农产品品质。
据了解,海南种植农业地膜年消耗量已超过万吨,这些地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残留在土壤中极难分解。而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仅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通透性,造成土壤内水分渗透量减少,还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中肥料的利用水平,最终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减产。
“目前我省传统地膜还无法实现回收利用,一般以集中焚烧或掩埋为主要处理手段,对环境会造成污染。”杨小锋介绍,相较于传统地膜,新型可降解地膜不仅对土地无污染,还能够有效节省传统地膜的回收成本,从而降低农民种植成本。
下一步,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还将研制超薄超强功能性可降解地膜,如防虫型生物降解地膜、防草型生物降解地膜,根据不同作物引进宽幅、降解期不同的可降解地膜,按照用户需求定制配方,满足不同作物的需求,实现“一品一地膜”,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优质农业转型。
目前,三亚文门田洋常年蔬菜应急调控保障基地已有60亩土地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未来该地膜将在6月底在全省推广使用。
相关链接:
QQ大数据发布城市年轻指数 三亚海口进全国前20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